[发明专利]一种连体对称式U型压力容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4452.3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43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恒;陈孙艺;黄承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茂名重力石化装备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00 | 分类号: | F17C1/00;F17C13/00;F17C13/08;F16J12/00;F16L43/00;F16L23/02;F16L13/0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陈柏陶 |
地址: | 525024 广东省茂名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体 对称 压力容器 | ||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体对称式U型压力容器,包括竖立依次排列布置的左副筒体、主筒体和右副筒体,主筒体的前侧接口和后侧接口相对主筒体纵轴线对称布置,左副筒体和右副筒体的上端分别设有上接口。主筒体的前侧接口和左副筒体的上接口之间通过第一弯管连通,主筒体的后侧接口和右副筒体的上接口之间通过第二弯管连通,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轴线纵向投影所形成的直线相对主筒体对称布置,提高了整个压力容器的对称程度,能够减少工作时介质流速快而产生的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生产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体对称式U型压力容器。
背景技术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压力容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天以及医疗等诸多领域。它按照承受压力的等级分为:低压容器、中压容器、高压容器和超高压容器。立式压力容器是压力容器中较为常见,且应用最为广泛。近年来随着石油化工装置向着规模化生产的方向发展,反应器的容积变的越来越大,高度越来越高,随这容器直径和生产规模的增大,反应过程物流量大,介质流速快而容易引起振动。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发明人研发了如图1所示的未公开的压力容器,其结构包括竖立并列布置的第一筒体01和第二筒体02,第一筒体01的上端部侧壁设有侧接口,第二筒体02的上端设有上接口,第一筒体01的侧接口和第二筒体02的上接口之间通过弯管03连通,弯管03连接第一筒体01的侧接口后朝远离第二筒体02方向横向延伸,接着朝上延伸拱起弯曲,再朝下连接第二筒体02的上端口。由上可知,弯管03使得整个装置不对称程度提高,工作时介质流速快而引起的振动更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振动的连体对称式U型压力容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连体对称式U型压力容器,包括依次排列的竖立布置的左副筒体、主筒体和右副筒体,主筒体的上端部侧壁设有前侧接口和后侧接口,前侧接口和后侧接口相对主筒体纵轴线对称布置,左副筒体和右副筒体的上端分别设有上接口;
主筒体的前侧接口和左副筒体的上接口之间通过第一弯管连通,第一弯管连接主筒体的前侧接口后朝远离左副筒体方向横向延伸,接着朝上延伸拱起弯曲,再朝下连接左副筒体的上端口;主筒体的后侧接口和右副筒体的上接口之间通过第二弯管连通,第二弯管连接主筒体的后侧接口后朝远离右副筒体方向横向延伸,接着朝上延伸拱起弯曲,再朝下连接右副筒体的上端口;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轴线纵向投影所形成的直线相对主筒体对称布置。
优选的,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均为一体铸造成型结构。
优选的,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法兰。
优选的,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与主筒体之间相互焊接固定。
优选的,第一弯管和/或第二弯管的端部横截面的形状由圆形渐变为非圆形。
优选的,所述非圆形为半圆形、椭圆形或多边形。
优选的,前侧接口和后侧接口分别设有管接头,管接头的内侧壁局部与主筒体的内侧壁相切。
优选的,左副筒体、主筒体和右副筒体的中部外侧分别设有支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连体对称式U型压力容器,包括竖立依次排列布置的左副筒体、主筒体和右副筒体,主筒体的前侧接口和后侧接口相对主筒体纵轴线对称布置。第一弯管连接主筒体的前侧接口后朝远离左副筒体方向横向延伸,接着朝上延伸拱起弯曲,再朝下连接左副筒体的上端口。第二弯管连接主筒体的后侧接口后朝远离右副筒体方向横向延伸,接着朝上延伸拱起弯曲,再朝下连接右副筒体的上端口;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的轴线纵向投影所形成的直线相对主筒体对称布置,提高了整个压力容器的对称程度,能够减少工作时介质流速快而产生的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茂名重力石化装备股份公司,未经茂名重力石化装备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44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造聚烯烃隔膜的方法以及电化学电池
- 下一篇:脑保护系统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