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氘气发生器电解槽等流量分配电极框架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4601.6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05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瑞麟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莲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生器 电解槽 流量 分配 电极 框架 | ||
本发明涉及氘气发生器电解槽等流量分配电极框架,包括电解槽上夹板、电解槽下夹板和安装在电解槽上夹板、电解槽下夹板之间的若干个电极框架,所述电极框架轴向设有圆形电解腔以及分别与圆形电解腔连通的电解液流出共用通道、电解液流入共用通道。本发明通过控制随共用通道梯度改变而反比例改变的电解小室流入支通道数量,达到了均匀分配各个电解小室电解液流量目的;电解液流量的均匀分配会保证电解槽各个电解小室各项指标均匀衰减,可以保证电解槽运行至设定的维护期进行再生和维护;防止了因电解液流量分配不均而造成爆炸和电解槽损坏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氘气发生器装配重水电解槽的电极框架,具体涉及一种氘气发生器电解槽等流量分配电极框架。
背景技术
目前电解水制氢电解槽采用的都是压滤式结构,即若干电解单元由两端的夹板夹紧,每个电解单元又用隔膜分隔成阳极侧和阴极侧两个腔,所有电解单元的阳极侧腔和阴极侧腔分别并联于电解槽的阳极共用管道和阴极共用管道,由分别配置的循环泵驱动电解液在阳极侧腔和阴极侧腔循环,用以促进电解发生效率。
但此结构存在一个缺点,即并联于共用通道不同位置的电解小室入口,会因为所处位置的电解液压力不同,导致从其流入电解小室的电解液流量不均,越是处在共用通道电解液入口远端的电解小室,获得的电解液流量越少。因此随着电解槽运行时间的延长,电解小室出入口通道中挂壁沉积物的增多,电解小室获得电解液流量小到不足以维持隔膜湿润的程度,就会造成氢氧混合发生爆炸,造成安全事故和设备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避免电解槽电解小室流量分配不均,最有效的解决方案就是使各个电解小室与共用通道组成的流体分通道具有相近流体阻力。为了达到这一效果需要从共用通道电解液入口到远端方向上,梯度增大电解小室入口通道的截面面积,即随着梯度的增加(共用通道流体阻力增加)逐级减小了电解小室入口通道流体阻力,这样各个电解小室与共用通道组成的流体分通道的流体阻力彼此保持相近。按照流体力学原理,各个电解小室就会分的配到相近的电解液流量,本发明提出一种氘气发生器电解槽等流量分配电极框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氘气发生器电解槽等流量分配电极框架,包括电解槽上夹板、电解槽下夹板和安装在电解槽上夹板、电解槽下夹板之间的若干个电极框架,所述电极框架轴向设有圆形电解腔以及分别与圆形电解腔连通的电解液流出共用通道、电解液流入共用通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极框架为圆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极框架径向设有支流通道,所述圆形电解腔通过支流通道分别与电解液流出共用通道、电解液流入共用通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电解液流出共用通道、电解液流入共用通道均为圆弧型。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通过控制随共用通道梯度改变而反比例改变的电解小室流入支通道数量,达到了均匀分配各个电解小室电解液流量目的;电解液流量的均匀分配会保证电解槽各个电解小室各项指标均匀衰减,可以保证电解槽运行至设定的维护期进行再生和维护;防止了因电解液流量分配不均而造成爆炸和电解槽损坏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侧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的包括电解槽上夹板1、电解槽下夹板6和安装在电解槽上夹板1、电解槽下夹板6之间的若干个电极框架5,所述电极框架5轴向设有圆形电解腔2以及分别与圆形电解腔2连通的电解液流出共用通道3、电解液流入共用通道4,所述电极框架5为圆形,所述电极框架5径向设有支流通道7,所述圆形电解腔2通过支流通道7分别与电解液流出共用通道3、电解液流出入用通道4,所述电解液流出共用通道3、电解液流出入用通道4均为圆弧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瑞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瑞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46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