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RC测试球积碳清洗剂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4658.6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223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军;徐海波;谢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化安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22 | 分类号: | C11D1/22;C11D3/04;C11D3/60;B08B3/08;B08B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6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rc 测试 球积碳清 洗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RC测试球积碳清洗剂,将清洗剂注入到内有积碳的ARC测试球内,使清洗剂充满测试球的内部空间,而后用超声波作用一段时间,超声作用结束后,取出测试球内的清洗剂,用去离子水等溶剂清洗测试球内部数次,洗去残留在测试球内的小颗粒碳,即可完成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积碳清洗剂,适用于绝热加速量热仪(ARC)测试中使用到的测试球。
背景技术
绝热加速量热仪(ARC)是进行物质热稳定性测试普遍会使用的设备,测试过程中用到的测试球,为一个空心球体,其尺寸一般为外直径2.5cm,内直径2.4cm,材质一般为金属。球体表面焊有一根中空的金属管,连通球体内部和外界,金属管的尺寸一般为外直径0.5cm,内直径0.4cm,长度2.5cm。热稳定性测试一般都会到比较高的温度(大于350℃),因而部分有机物会在高温下变成积碳,牢固的附着在球内壁。若需要对结构完整的测试球重复使用一次,则需要对球内部进行清理,同时也需要处理掉附着的积碳,否则会对测试产生严重的影响。
目前广泛采用的清除积碳的技术有以下几种:1. 机械清除,如打磨等;2. 使用高温进行煅烧;3. 使用积碳清洗剂。若采用机械清除积碳,必定会伴随着基体的损伤,影响到后续测试,且测试球通道及内部空间狭小,几乎找不到可以使用的机械清除工具。若是采用高温煅烧除去积碳,因测试球通道及内部空间狭小,煅烧时空气不足,也难以消除干净,且在过高的温度下球也会剧烈氧化,对后续测试产生不利影响。对于使用积碳清洗剂,现有技术中通过浸泡后可以直接除去的,一般为附着不牢固,且比较轻微的积碳附着,若是附着牢固或者很严重的积碳,则必须在浸泡后配合物理清除的方法,比如用工具刮擦等才可以有较好的效果,对于测试球来讲,积碳附着牢固且严重,但是由于通道狭小,无法进行后续物理清除的步骤,因而现有的积碳清洗剂也难以满足ARC测试球积碳清除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积碳清除手段无法应对ARC测试球中的积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ARC测试球积碳清洗剂,可以通过浸泡超声的方式来使积碳松动,脱落,从而去除ARC测试球中的积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ARC测试球积碳清洗剂放入到测试球内,使清洗剂充满测试球的内部空间,而后在超声波的作用下,放置一段时间,结束后,只需要取出测试球内的液体,而后用去离子水等干净的溶剂简单清洗数次,洗去残留在测试球内部的小颗粒即可。
上述ARC测试球积碳清洗剂,所述清洗剂,其主要成分为:无机碱2%-8%,氧化剂2%-6%,表面活性剂1%-5%,溶剂85%-95%。
上述ARC测试球积碳清洗剂,所述无机碱,可以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碳酸钠等。
上述ARC测试球积碳清洗剂,所述氧化剂,是高锰酸钾。
上述ARC测试球积碳清洗剂,所述表面活性剂,可以是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等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上述ARC测试球积碳清洗剂,所述溶剂,是去离子水。
上述ARC测试球积碳清洗剂,所述超声波作用,是在超声清洗机内进行超声处理,处理温度为室温-60℃,时长为30min-240min,超声处理的时长取决于超声处理的温度。
本发明采用了新型复合的积碳清洗剂,结合超声波协同作用积碳,使得积碳可以从ARC测试球内壁松动,脱落,伴随着溶剂被从测试球中洗出,完成对ARC测试球内部积碳的清除。
具体实施方式
ARC测试球积碳清洗剂配比如下:氢氧化钠6%,高锰酸钾3%,十二烷基苯磺酸钠3%,去离子水88%。按照配比加入各组分后搅拌10min混合均匀。
用滴管取清洗剂注满内有积碳的ARC测试球,而后将测试球立于30mL小烧杯内,以防止清洗剂在超声处理期间流出。小烧杯内有去离子水,而后将小烧杯放置于水温50℃的超声波清洗机中超声处理60min。超声处理结束后,用真空吸出ARC测试球内的清洗剂,而后用滴管往球内注入去离子水,摇晃球体数次后用真空吸出球内去离子水,如此用去离子水往复清洗2-3次,即可完成清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化安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化安安全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46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控制装置、车辆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片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