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尾气吸收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4771.4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5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波;廖泽均;钟平;杜勇;汪平;杨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沛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47/06;B01D5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48 | 代理人: | 富丽娟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 吸收 设备 | ||
1.一种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气体管道(22)依次连接的焚烧炉(1)、急冷塔(2)和吸收塔(3),所述吸收塔(3)上设置有气体出口,所述气体出口处设置有负压风机(4);
所述急冷塔(2)上设置有高温气体入口(21)、低温气体出口、喷淋装置、升温液体出口和位于急冷塔(2)底部的沉降物出口,所述高温气体入口(21)与焚烧炉(1)连接,所述低温气体出口通过气体管道(22)与吸收塔(3)连接,所述升温液体出口和沉降物出口均通过液体管道(23)与吸收塔(3)连接,所述沉降物出口处还连接有排污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喷淋区(31)、吸收区(32)和集液区(33),所述气体出口设置在喷淋区(31)上方吸收塔(3)、吸收区(32)下方的吸收塔(3)上设置有与低温气体出口连接的气体入口,所述集液区(33)内设置有出液口以及与液体管道(23)连接的进液口;
所述吸收区(32)内设置有吸收塔板(321),所述吸收塔板(321)上设置有通气孔、边缘设置有挡液条(322),所述吸收塔板(321)和吸收塔(3)内壁之间设置有物料通道(323);所述吸收塔板(321)有两个以上且从上至下一次设置,相邻两个吸收塔板(321)所对应的物料通道(323)错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区(31)设置有与进液管连通的喷头,所述出液口与出液管连通,所述出液管通过循环管(34)与进液管连通,所述循环管(34)上设置有加压泵和阀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34)还与喷淋装置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管道(22)和循环管(34)通过连接管(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34)与反冲管(35)的一端连通,所述反冲管(35)的另一端位于集液区(33)的液面以下,所述反冲管(35)上设置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口包括清液出口和固液混合物出口,所述清液出口连接有清液管(36)、固液混合物出口连接有固液混合物管(37),所述清液管(36)、固液混合物管(37)和循环管(34)通过三通连接,所述清液管(36)、固液混合物管(37)上均设置有阀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管(35)两侧的循环管(34)上均设置有阀门,且循环管(34)上的两个所述阀门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排液口,每个排液口上均设置有阀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管(35)位于吸收塔(3)内的部分设置有分液管(38),所述分液管(38)沿吸收塔(3)的径向设置、且进液端与反冲管(35)连接、出液端设置有反冲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尾气吸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管(35)包括固定管和通过轴承与固定管连接的转动管,所述转动管与固定管同轴设置,所述分液管(38)设置在转动管上,所述分液管(38)的出液方向沿吸收塔(3)的切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沛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沛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477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即食鸡胸肉品质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钢管捆扎的定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