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提高能效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4831.2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8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曾晓程;倪学钟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普利斯特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6 | 分类号: | F24F11/46;F24F11/64;F24F11/65;F24F11/86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朱波 |
地址: | 239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提高 能效 控制 方法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能效的控制方法,涉及到空调器,该方法包括:S1:根据空调器各个档位、环境温度及运行模式分别对应匹配设置一个压缩机最高运行频率;S2:开启空调器后,控制系统控制压缩机在该档位风速下运行至最高运行频率;S3:待环境温度接近设定温度过程中,压缩机呈降低频率运转,因室内外换热器面积没有变化,压缩机降低频率后,整机的运行效率逐步提高。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提高了能效利用率,超过了环保和能效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提高能效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变频空调器所采用压缩机为变频压缩机,空调系统配置是按照一定频率来测试系统能效,在超过这一频率时受系统恒定不变的限制原因,随着频率的上升系统能效为逐步下降趋势。另空调行业测试能效的通用测试方法为通过最大风速-测试档来测试和标定能效,而因为噪音的原因,用户在使用时一般多以中风档或低风档来使用空调,使得空调在高频率运转下的实际能效往往达不到空调的标定值或国家认可的能效值。
现有变频空调控制方式是:空调开启时压缩机转速通过室内温度与设置温度的温差来控制,往往在开机初期压缩机频率即达到最高运行频率,这一频率则远超过测试频率;高频运转时的同时还存在着耗电高、对电网冲击大、能效低等缺点,而空调要等到室内温度下降后才会逐步降低频率,运行为强力风档时,空调才接近标定能效。
实际使用中用户往往因为噪音的原因而选择高、中、抵档的风速,但压缩机运转频率只与室内温度与设置温度差值有关,不与室内机风速有关,所以在设置高、中档与低档风速时,制冷量会有所下降,但压缩机频率依然以高频运转,这时空调的能效会更低,达不到空调标定的能效要求,使得用户在使用时发现运行能效与空调标定的能效相差很大。
基于此,现急需一种能够提高能效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通过精确的控制空调的运转频率,解决了用户在设置高速、中速和低速风速时能提高空调的能效,降低用户的电能,达到环保的能效要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能够提高能效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通过精确的控制空调的运转频率,解决了用户在设置高速、中速和低速风速时能提高空调的能效,降低用户的电能,达到环保的能效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能够提高能效的控制方法,涉及到空调器,该方法包括:
S1:根据空调器各个档位、环境温度及运行模式分别对应匹配设置一个压缩机最高运行频率;
S2:开启空调器后,控制系统控制压缩机在该档位风速下运行至最高运行频率;
S3:待环境温度接近设定温度过程中,压缩机呈降低频率运转,因室内外换热器面积没有变化,压缩机降低频率后,整机的运行效率逐步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各个档位包括测试档、高速档、中速档以及低速档,所述环境温度包括高环境温度、低环境温度,所述运行模式包括空调制热以及空调制冷。
进一步的,当用户在测试档下制冷时:
高环境温度下制冷:
当用户使用测试档开启空调时,空调设置运行最高频率为58Hz,这时空调的运行风风量为814m3/h;运行制冷量为3504W,输入功率为775W,空调单点能效比为4.52;随着室内温度的下降,这时空调的运行风风量还为测试档且为814m3/h,空调运行频率自58Hz也随室内温度和设定温度的差值减小而下降,直至室内温度接近设定温度;这时空调的运行频率为23Hz,空调的制冷量为1769W;因空调的系统换热面积未减小,随频率的降低,制冷量也随之降低,输入功率也会降低,空调的输入功率降低为280W;空调单点能效比为6.33;
在低环境温度下制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普利斯特软件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普利斯特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48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