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嵌式消声蜂窝的胶黏剂施放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4906.7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1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纪双英;刘杰;郝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18 | 分类号: | B05D1/18;B05D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嵌式 消声 蜂窝 胶黏剂 施放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嵌式消声蜂窝的胶黏剂施放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10,选择用于制备所述内嵌式消声蜂窝的蜂窝芯材,所述蜂窝芯材的厚度为10mm‑200mm,蜂窝芯材的内腔边长为2.0mm‑8.0mm;步骤S120,将所述蜂窝芯材以蜂窝孔壁垂直于液面的方式浸入胶黏剂溶液中,使蜂窝孔壁上附着胶黏剂溶液后取出,然后放在通风处晾置或者放在烘箱中,使蜂窝孔壁上的溶剂充分挥发,蜂窝孔壁上固化的胶黏剂高度位置与需粘接的帽型织物底部的深度一致;步骤S130,将附着有胶黏剂的蜂窝孔壁的一部分浸入胶黏剂的溶剂中浸泡,使浸泡部分的胶黏剂充分被溶剂溶解,蜂窝孔壁上保留的胶黏剂用于粘接帽型织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蜂窝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嵌式消声蜂窝的胶黏剂施放方法。
背景技术
由微穿孔面板、消声蜂窝以及无孔背板复合得到的共振吸声结构具有良好的消声效果,已经被广泛应用在飞机发动机的声衬等部位。这种结构中由于蜂窝芯材由若干个蜂格组成,将空气层分割成多个封闭的子空腔。这种结构一方面可以使进入到结构的热量和声波受到极大地阻碍,另一方面蜂格壁面还可以对声波进行有效地反射,从而有效地增大吸声效果。
传统的消声结构仅由一层蜂窝结构加一层穿孔板再配上刚性背板构成,这种构造是基于一维亥姆赫兹共振器原理设计的,其在共振频率附近具有良好的吸声效果,但在其他频段效果不佳,也就是所谓的频率过窄问题。为了增强吸声频率,很多情况下需要采用双层或多层的微穿孔吸声结构(称为多自由度吸声结构),其吸声特性要远远优于单层微穿孔板的吸声效果。
内嵌式多自由度消声蜂窝由美国赫氏公司最早提出,并已经成功应用在A380等飞机发动机的消音衬垫中。该内嵌式消声蜂窝在蜂窝孔格的一定高度植入了一层具有一定声阻抗值的声学织物,达到了宽频吸声的特点。具体做法是将声学织物裁切成小块,再制作成与蜂窝孔格相匹配的帽型,分别植入到每一个蜂窝孔格中。为了使帽型织物与蜂窝孔格永久粘接,需要事先在蜂窝孔格的特定位置施放胶黏剂用于帽型织物的翻边部分与蜂窝孔格壁之间的粘接。常规的做法是通过自动化设备的方式,采用机械装置将涂胶头探入蜂窝孔格中进行涂胶。该方法需要复杂的自动化设备进行支撑,造价高;且涂胶过程是每个孔格单独进行,效率极低。
因此,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内嵌式消声蜂窝制备过程中的胶黏剂施放技方法。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内嵌式消声蜂窝的胶黏剂施放方法,解决了内嵌式消声蜂窝制备过程中涂胶灵活度差、效率低、涂胶量不均匀等技术问题。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内嵌式消声蜂窝的胶黏剂施放方法,该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选择用于制备所述内嵌式消声蜂窝的蜂窝芯材,所述蜂窝芯材的厚度为10mm-200mm,蜂窝芯材的内腔边长为2.0mm-8.0mm;
步骤S120,将所述蜂窝芯材以蜂窝孔壁垂直于液面的方式浸入胶黏剂溶液中,使蜂窝孔壁上附着胶黏剂溶液后取出,然后放在通风处晾置或者放在烘箱中,使蜂窝孔壁上的溶剂充分挥发,蜂窝孔壁上固化的胶黏剂高度位置与需粘接的帽型织物底部的深度一致;
步骤S130,将附着有胶黏剂的蜂窝孔壁的一部分浸入胶黏剂的溶剂中浸泡,使浸泡部分的胶黏剂充分被溶剂溶解,蜂窝孔壁上保留的胶黏剂用于粘接帽型织物。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10中,选择的所述蜂窝芯材为芳纶纸蜂窝、玻璃布蜂窝、铝蜂窝或者植物纤维蜂窝。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120前,所述胶黏剂溶液由环氧树脂与溶剂按照预定比例配置好备用,所述溶剂为丙酮、乙酸乙酯、或二氯甲烷。
进一步地,所述胶黏剂溶液和所述溶剂分别置于有刻度线的容器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49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