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掺锑化铟薄膜、磁阻传感元件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4973.9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0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黄靖云;尤健;叶志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3/06 | 分类号: | H01L43/06;H01L43/08;H01L43/10;H01L43/14;H01L21/203;G01R3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万尾甜;韩介梅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掺锑化铟 薄膜 磁阻 传感 元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铝掺杂锑化铟薄膜,其特征在于,该薄膜为In1-xAlxSb薄膜,其中x的取值范围为0.05≤x≤0.15。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掺杂锑化铟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将基底加热到350~400℃,同时加热InSb、AlSb两个蒸发源,真空蒸镀形成In1-xAlxSb层,并在400℃下退火处理1~4小时;
所述的真空蒸镀过程中,真空度高于7×10-4帕,腔内温度在100℃以上,所述的InSb、AlSb蒸发源的纯度均大于99.9995%,且根据In1-xAlxSb中x的取值,按化学计量配比加过量Sb源5~15%以弥补Sb的损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掺杂锑化铟薄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底为氧化铝陶瓷、硅或者蓝宝石衬底。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掺杂锑化铟薄膜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基底为氧化铝陶瓷或蓝宝石时,在蒸镀形成In1-xAlxSb层前,先将基底加热到200~250℃,加热In源真空蒸镀形成In缓冲层;其中,In源纯度大于99.9995%,蒸镀所需真空度高于7×10-4帕,腔内温度在100℃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掺杂锑化铟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铝掺杂锑化铟薄膜的厚度为2-4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掺杂锑化铟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n缓冲层的厚度为In1-xAlxSb层的厚度的10%。
7.一种磁阻传感元件,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掺杂锑化铟薄膜作为磁传感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497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