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羊耳菊提取物及其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5020.4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4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波;阮国永;刘光军;钟正胜;张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光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28 | 分类号: | A61K36/28;A61P11/00;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550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羊 提取物 及其 制备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是一种羊耳菊提取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所述羊耳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2)膨化处理:预处理后的羊耳菊粉碎物加到真空膨化罐中,进行压差膨化处理,获得羊耳菊膨化处理物;(3)提取:将羊耳菊膨化处理物添加到离子液体中进行超声提取,过滤,除去滤液中的离子液体,制得提取液;(4)纯化:将提取液采用柱层析分离,减压浓缩,去除洗脱剂,制得纯化液;(5)固定化。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整个制备方法在低温下进行,能降低活性成分提取过程中的损失,提高活性成分提取率,更能富聚药物活性成分。本发明所制得的羊耳菊提取物对吸入性颗粒物引起的肺部损伤、肺纤维化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羊耳菊提取物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羊耳菊,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根及全草,又称为白牛胆、大力王、毛柴胡、叶下白、山白芷,为南方民间草药。羊耳菊根及全草的化学成分有半萜内酯、三萜、淄醇、黄酮、芳香化合物、有机酸等,祛风散寒,行气利水,化痰止咳,消肿止痛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咳嗽,神经性头痛,胃痛,风湿腰腿痛,跌打肿痛,月经不调,白带,血吸虫病。
空气颗粒物是指空气中由各种固体或液体微粒组成的气溶胶体系中各种分散的离子,即各种固态和液态颗粒物质的总称。颗粒物是空气中主要污染物,其理化特征非常复杂。根据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通常将其分为总悬浮颗粒物(粒径≤100μm)、PM10(粒径≤10μm)、PM2.5(粒径≤2.5μm)。空气颗粒物的成分复杂,包括多种金属元素、无机盐类、有机物、颗粒物吸附的多种病原微生物等。PM2.5的粒径较小,可随呼吸进入人体肺组织深处,对人体肺组织产生严重危害。据相关研究,吸入性颗粒物通过肺泡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进入肺内,被巨噬细胞处理后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引起纤维细胞活化,导致组织增生,形成纤维化。颗粒物还可通过氧化应激引起肺部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可直接损伤肺组织,引发炎症损伤、细胞因子释放、炎性基因表达,通过一系列机制使肺成纤维细胞增殖,基质胶原沉积,肺顺应性下降,限制性通气障碍,导致纤维化产生等等。
目前,羊耳菊活性成分在治疗空气颗粒物引起的肺部损伤、肺部纤维化的研究减少。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对羊耳菊活性成分及其提取方法进行研究,提供了一种羊耳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羊耳菊提取物对空气颗粒物引起的肺部损伤、肺部纤维化具有良好的防治大效果,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羊耳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羊耳菊粉碎后,加入其质量0.1-0.15%的预处理剂混合均匀,调节其含量为20-50%;
(2)膨化处理:预处理后的羊耳菊粉碎物加到真空膨化罐中,进行压差膨化处理,获得羊耳菊膨化处理物;
(3)提取:将羊耳菊膨化处理物添加到离子液体中进行超声提取,过滤,除去滤液中的离子液体,制得提取液;
(4)纯化:将提取液采用柱层析分离,减压浓缩,去除洗脱剂,制得纯化液;
(5)固定化:将纯化液与固定剂搅拌混合均匀,真空干燥,制得羊耳菊提取物。
优选地,所述羊耳菊粉碎至60-80目;所述预处理剂为碳酸氢钠。
优选地,所述压差膨化处理的条件为:加热使膨化罐内的温度为30-40℃,先在0.2-0.4MPa下处理15-20min,然后-0.01~-0.03MPa下处理20-30min。
优选地,所述离子液体为浓度为0.5mol/L的氯化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水溶液;添加量为羊耳菊膨化处理物质量的10倍。
优选地,所述超声提取的条件为:超声功率200W,超声时间35-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光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光正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502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