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牛樟芝三萜在制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705105.2 申请日: 2020-07-21
公开(公告)号: CN111773254B 公开(公告)日: 2022-03-01
发明(设计)人: 邹仙果;杨开;蔡铭;能静;王龑;孙培龙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07 分类号: A61K36/07;A61P25/28
代理公司: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代理人: 冷红梅
地址: 310014 浙***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牛樟芝三萜 制备 治疗 神经 退行 性疾病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牛樟芝菌丝体三萜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尤其是帕金森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牛樟芝菌丝体三萜提取物在细胞神经保护方面的功效,为挖掘牛樟芝三萜类提取物在治疗帕金森病方面的药理作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研究开发天然新型帕金森病治疗药物提供了依据。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牛樟芝菌丝体三萜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由于在中脑黑质致密部中的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进行性变性和缺失以及残存的DA能神经元出现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的聚集化所导致的。目前关于PD发生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过量活性氧(ROS) 引起的氧化损伤、调控DA含量关键蛋白的异常表达和α-syn积聚导致的细胞凋亡被认为是关键机制之一。

ROS是导致细胞氧化应激的重要因素,其在许多器官损害引起的细胞损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操控着细胞凋亡。

DA是参与运动、认知、情感及内分泌调节的重要神经递质,由DA能神经元合成并储存在囊泡中,通过胞裂外排的方式由神经元释放。如果该递质含量发生改变,就会影响整个多巴胺能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引发相应疾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是负责催化氨基酸L-酪氨酸转变为二羟基苯丙氨酸(多巴)的限速酶,它和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 是DA能神经系统通路中合成和转运DA的重要蛋白质,他们在维持突触间隙中 DA含量平衡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如果这些蛋白功能失调,则脑内DA水平就会失衡,从而引起帕金森等神经系统疾病。

α-syn的结构在正常、错误折叠及其寡聚化之间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α-syn原纤维迅速聚集成大分子,形成不可溶性纤维,进一步形成路易小体以避免神经元受到更大的损害,但是α-syn的病理性积聚、沉淀,最终会导致细胞凋亡或死亡。PD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肉强直和步态不稳等。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PD的药物主要有左旋多巴、金刚烷胺、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和抗胆碱能药等。但这些药物不能减缓PD的发展进程,在治疗的同时又带来很多不良反应,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因此,寻找更为有效的治疗PD的药物或者活性成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从传统药食两用资源中寻求延缓PD发病进程的活性成分已成为研究的热点。

牛樟芝(Antrodia cinnamomea,AC),又名“牛樟菇”、“樟菇”、“樟芝”等,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多孔菌科 (Polyporaceae)、薄孔菌属(Antrodia)的多年生覃菌类,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台湾地道的药食两用真菌,素有“森林中的红宝石”之称。牛樟芝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成分,包括三萜类、多糖类、腺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而其中的三萜类物质是牛樟芝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目前关于牛樟芝三萜类物质的研究多集中于提取制备方法和工艺的优化,其生理活性的研究较少。

现有技术中,牛樟芝三萜类化合物提取制备方法较为成熟,且其具有抗肿瘤、预防酒精性肝损伤生理活性功能,鲜见其神经保护药理活性的报道。在先申请CN106692211B公开了一种牛樟芝菌丝体三萜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优点是采用超声辅助提取结合溶剂萃取与大孔树脂纯化制备了纯度高达 70%~90%的牛樟芝三萜提取物。但采用该方法得到的牛樟芝三萜提取物在神经保护方面的功效尚不清楚。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牛樟芝菌丝体三萜提取物在制备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牛樟芝菌丝体三萜提取物在制备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的,所述神经退行性疾病为帕金森病。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51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