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检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5110.3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1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郭贤;刘小勇;谭琼;李亚运;宋舆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王挺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气体 浓度 监测 设备 环境 适应性 检测 系统 | ||
1.一种用于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境舱(1)、气源模块(2)、环境控制模块(3)、数据传输模块(4)、数据分析模块(5);
所述环境舱(1)用于放置待检测的气体浓度监测设备;
所述环境舱(1)为封闭式,用于提供高温、低温、湿热、风、雨、降雪覆冰的单一环境状态或复合环境状态;
所述气源模块(2)用于向环境舱(1)提供一定浓度的气体,使得环境舱(1)内的气体浓度达到设定浓度,所述气源模块(2)将环境舱内的设定浓度发送给数据分析模块(5);
所述环境控制模块(3)用于对环境舱(1)内的环境状态进行控制,所述环境控制模块(3)将环境舱(1)内的实时环境状态发送给数据分析模块(5);
所述数据传输模块(4)用于将环境舱(1)内的气体浓度监测设备所监测到的气体浓度即监测浓度实时发送给数据分析模块(5);
所述数据分析模块(5)用于对环境舱(1)内的实时环境状态下所对应的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监测浓度和环境舱(1)内的设定浓度进行数据存储,并根据环境舱(1)内的实时环境状态,将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监测浓度与环境舱(1)内的设定浓度进行比较,分析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舱(1)利用冰河冷媒作为制冷剂产生低温的环境状态;所述环境舱(1)利用电辐射加热板产生高温的环境状态;所述环境舱(1)利用轴流风机产生风的环境状态;所述环境舱(1)通过在低温时喷出水雾产生降雪覆冰的环境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5)的具体分析方法如下所示:
先根据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监测浓度,判断气体浓度监测设备是否能在环境舱的环境状态下正常工作;计算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监测浓度和环境舱(1)内的设定浓度之间差值,若该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环境舱(1)内的设定浓度的a%,则表示该气体浓度监测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即该气体浓度检测设备不具备环境适应性;
若该差值的绝对值小于等于环境舱(1)内的设定浓度的a%,则表示该气体浓度监测设备能正常工作,再根据该差值确定气体浓度监测设备在此时环境舱(1)内的环境状态下的监测精准度,并对气体浓度监测设备在该环境状态下的环境适应性进行评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5)还分别将每次环境适应性检测的各个环境状态下的具备环境适应性的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监测浓度和环境舱(1)内的设定浓度进行数据记录,构建各个环境状态下的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数据库;
根据各个环境状态下的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数据库,分别建立各个环境状态下的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监测浓度的修正函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各个环境状态下的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监测浓度的修正函数用于在实际场景中,根据实际场景的环境状态,对该实际场景中的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监测浓度进行修正。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气体浓度监测设备为燃气监测设备,气源模块(2)向环境舱(1)提供设定浓度的甲烷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一种用于气体浓度监测设备的环境适应性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环境舱(1)内的温度范围为-40℃~80℃;环境舱(1)内的雨量范围为0~40mm/h;环境舱(1)内降雪厚度范围为0~10mm/h,覆冰厚度范围为0~10mm/h;环境舱(1)内的风速范围为0~15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未经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511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