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用氢氧化钠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5171.X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1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正宇;王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牡丹江永兴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10 | 分类号: | B02C2/10;B02C23/00;B02C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00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氢氧化钠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氢氧化钠生产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实验用氢氧化钠生产工艺,该工艺中使用的生产装置包括一个呈上端开口设置的研磨箱,所述研磨箱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个转动机构,所述研磨箱的顶端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在使用时,首先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转动盘同时带动研磨块与第一锥齿轮进行转动,研磨块转动对研磨套筒内的原料进行研磨,而第一锥齿轮通过与第二锥齿轮的啮合带动曲轴本体进行转动,曲轴本体通过偏心转轴重复带动固定杆顶起落下,使得固定杆来回对研磨套筒进行撞击,使得研磨套筒进行震动,避免研磨套筒内因研磨块的研磨挤压造成内部大量原料粘连,同时避免了会影响研磨装置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氢氧化钠生产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实验用氢氧化钠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氢氧化钠又称烧碱和苛性钠,化学式为NaOH,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白色片状或颗粒,能溶于水生成碱性溶液,另也能溶解于甲醇及乙醇,此碱性物具有潮解性,会吸收空气里的水蒸气,亦会吸取二氧化碳等酸性气体,其是通过将碳酸钠原料放入氢氧化钙溶液中,使得碳酸钠原料和氢氧化钙溶液之间充分反应,反应结束后碳酸钠原料和氢氧化钙溶液转化为了氢氧化钠和碳酸钙的混合溶液,之后再对混合溶液进行过滤处理,将混合溶液中的碳酸钙杂质从混合溶液中去除,并减小混合溶液中的杂质,经过充分过滤后,得到的即氢氧化钠溶液。
而现有的研磨装置对进行研磨时,因研磨块的挤压,使得一部分的原料容易粘连在研磨套筒上,这些粘连上的原料在研磨套筒中会造成堵塞,进而会耽搁后续原料的进入,大大的影响了研磨装置的使用效率,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实验用氢氧化钠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验用氢氧化钠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用氢氧化钠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生产装置,使得驱动电机驱动主动齿轮,从而使得主动齿轮带动齿环进行转动,齿环带动转动盘进行转动,同时因滚珠同时在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内滚动,可以对转动盘进行限位以及支撑,使得转动盘只能在原地进旋转的同时,减小了在转动盘旋转时的摩擦力,转动盘旋转的同时带动支撑杆与进料管同步旋转;
S2:储料箱内部的原料通过进料管排入研磨箱内,同时因进料管会进行旋转,使得进料管可以将原料均匀的排入研磨套筒内,同时支撑杆转动时带动研磨块进行转动,研磨块通过与研磨套筒的配合对原料进行研磨,研磨完成的材料会通过研磨套筒的下端开口处下落,并落在研磨箱底部的坡块上,之后通过出料管排出研磨箱内;
S3:支撑杆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的配合带动曲轴本体进行转动,曲轴本体通过偏心转轴可以带动两根固定杆来回升降,固定杆来回升降对研磨套筒进行撞击,使得研磨套筒产生振动,可以避免研磨块在对原料进行研磨时,会在研磨套筒内产生大量的粘连物与残留;
其中,S1中使用的生产装置包括一个呈上端开口设置的研磨箱,所述研磨箱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一个转动机构,所述研磨箱的顶端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下表面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有一个研磨机构,位于所述研磨机构下方位置的研磨箱相对内箱壁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个传动机构,所述研磨机构对应传动机构的位置上呈对称状设置有两个撞击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上固定安装有一个进料机构,所述研磨箱的下端设置有一个出料机构。
具体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一个转动盘,所述转动盘转动连接在研磨箱的上端开口处,所述研磨箱的上表面开设有一个第一环形槽,对应所述第一环形槽位置的转动盘下表面开设有一个第二环形槽,所述第一环形槽与第二环形槽内共同滑动连接有若干个滚珠,若干个所述滚轮分别与第一环形槽、第二环形槽的槽底相抵。
具体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个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研磨箱的顶端外侧壁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一个主动齿轮,对应所述主动齿轮位置的转动盘外侧壁上固定套接有一个齿环,所述齿环与主动齿轮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牡丹江永兴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牡丹江永兴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51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