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泄洪隧洞急流弯道的流态控制结构及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5418.8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3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程文磊;奉紫岑;涂书豪;马旭东;王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9/06 | 分类号: | E02B9/06;E02B8/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郭萍 |
地址: | 610065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泄洪 隧洞 急流 弯道 控制 结构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泄洪隧洞急流弯道的流态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弯道内以水流最大爬坡角位置处为中心的若干级间隙式舌压板,舌压板两侧固定于泄洪隧洞两侧壁面上,位于水流最大爬坡角位置处附近的舌压板压角不大于10°,之后往最大爬坡角位置处两侧舌压板压角逐级增大,相邻两级舌压板压角增幅为3°~10°;所述爬坡角为水流流向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舌压板压角为舌 压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当水流最大爬坡角位置处附近只设置一块舌压板时,其设置于水流最大爬坡角位置处;当水流最大爬坡角位置处附近设置两块舌压板时,以水流最大爬坡角位置处为中心,两块舌压板布设于水流最大爬坡角位置处两侧;舌压板间的间隙和洞顶上方的临空面形成了良好的气流通道,以满足弯道内的水流在行进过程中,舌 压板作用空间范围内与洞顶上方气流通道之间有较为充足的气体交换,为舌 压板下的水气混合体释放或补充空气,改善弯道及下游流态或舌压板的运行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泄洪隧洞急流弯道的流态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水流最大爬坡角位置处附近的舌压板压角为5°~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泄洪隧洞急流弯道的流态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游的第一级舌压板和位于下游的末级舌压板压角不超过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泄洪隧洞急流弯道的流态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舌压板沿水流方向的长度不超过4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泄洪隧洞急流弯道的流态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下游的末级舌压板布置于第一波峰位置处,其末端预留过水高度为弯道进口最大水深的1.5~2.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适用于泄洪隧洞急流弯道的流态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各级舌压板顶端安装高度一致,相邻两级舌压板首尾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泄洪隧洞急流弯道的流态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级舌压板首尾在凸岸平面投影重合。
8.一种适用于泄洪隧洞急流弯道的流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适用于泄洪隧洞急流弯道的流态控制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根据实测或经验公式,确定泄洪隧洞弯道内水流最大爬坡角;
步骤(B),以水流最大爬坡角位置处为中心,在弯道内布置若干级间隙式舌压板,舌压板两侧固定于泄洪隧洞两侧壁面上,位于水流最大爬坡角位置处附近的舌压板压角不大于10°,之后往最大爬坡角位置处两侧舌压板压角逐级增大,相邻两级舌压板压角增幅为3°~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54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区块链组通信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柜子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