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柴生产用火柴头上料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5466.7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5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詹泽彬;赖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赖旋 |
主分类号: | C06F1/04 | 分类号: | C06F1/04;C06F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柴 生产 头上料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火柴生产用火柴头上料设备。技术问题是如何设计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将火柴梗一端上料形成火柴头,比较方便,还省力,且无需两个人配合操作,人工成本低的火柴生产用火柴头上料设备。一种火柴生产用火柴头上料设备,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一侧间隔固接有四根支杆。本发明通过将药料倒入上料框内,再将火柴梗竖直放入上料框内与药料接触,拉动压板向下摆动与火柴梗接触将其压紧完成上料,松开压板将火柴梗取出,启动伺服电机正转,可使得推块带动刮料组件运作将出现的坑填补,无需人手通过工具带动药料将出现的坑填补,操作方便,还省力,人工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上料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火柴生产用火柴头上料设备。
背景技术
火柴是根据物体摩擦生热的原理,利用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活性,制造出的一种能摩擦发火的取火工具。十八世纪的下半叶主要是利用黄磷为发火剂。由于黄磷有毒,后来又逐渐为硫化磷火柴取代。后者虽然无毒,但随时都有自燃的可能,很不安全。1855年,世界上在瑞典建立的火柴厂研制成功安全火柴,逐渐为世界各国所采用,火柴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火柴梗一端与药料接触进行上料,上料完成的火柴梗端部也就形成火柴头。
目前,大多数都是通过人手动将火柴梗一端上料形成火柴头,首先需要将一批火柴梗竖直放入装有药料的容器内,火柴梗一端与药料接触进行上料,人再用手拿着板子压住火柴梗使其完成上料,火柴梗一端上料形成火柴头时,将火柴梗取出,如此操作比较麻烦,还费力,且火柴梗拿出后,还需要另一个人推动药料移动将出现的坑填补,两个人配合操作,人工成本高。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将火柴梗一端上料形成火柴头,比较方便,还省力,且无需两个人配合操作,人工成本低的火柴生产用火柴头上料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需要人用手拿着板子压住火柴梗完成上料,操作麻烦,还费力,且需要另一个人推动药料移动将出现的坑填补,人工成本高的缺点,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代替人工将火柴梗一端上料形成火柴头,比较方便,还省力,且无需两个人配合操作,人工成本低的火柴生产用火柴头上料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柴生产用火柴头上料设备,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一侧间隔固接有四根支杆;上料框,所述上料框固接于远离所述底板的四根所述支杆端部之间;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底板一侧;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对称式的固接于所述上料框外一侧;压板,所述压板铰接于远离所述底板的两根所述支撑杆一侧之间;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连接于所述压板与所述支撑杆的铰接处;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上料框外一侧,其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固定连接,用于提供动力;刮料组件,安装于所述上料框外一侧,其与所述上料框和所述驱动组件配合,用于推动药料移动。
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式的连接于靠近所述支撑杆的所述上料框外一侧;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式的连接于朝向所述底板且远离所述第一转轴的所述上料框外一侧;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固定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一侧周向,另一个固定套装于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端部;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绕在两个所述第一传动轮之间;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固定套装于所述第一转轴中部与所述第二转轴中部;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绕在两个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推块,所述推块固接于远离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转轴的所述第二皮带外一侧,其与所述刮料组件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赖旋,未经赖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54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轻质高温低导热坩埚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乳液瓶打印贴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