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沉淀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5467.1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0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朱相荣;郑旺生;范儒安;勾清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乌浦萨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C02F1/56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石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6 | 代理人: | 罗伟添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北太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沉淀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沉淀池系统,包括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沉淀池设置有隔墙,隔墙将沉淀池的下部分形成搅拌部和污泥接收部,搅拌部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第二搅拌装置的转轴为中空结构,絮凝反应池与沉淀池之间通过初絮凝废水输出管连通,初絮凝废水输出管的输出端位于第一开口处,污泥接收部的下部分设置有第一排泥管,搅拌部的下部分设置有第二排泥管,上部分设置有出水管。该高效沉淀池系统通过在沉淀池设置隔墙,将沉淀池的下部分形成搅拌部和污泥接收部,这个设计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沉淀池的搅拌空间,生产的沉淀物达到一定量后,会自动加入到另外的空间内,避免了沉降后的污染物进行过多多余的搅拌,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沉淀池系统。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而沉淀池是污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沉淀池根据不同的工作方式分为多种种类。絮凝沉淀池,将絮凝剂加入废水中,并进行搅拌,再进行固液分离,以将废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沉淀池之一。而目前该类的沉淀池在搅拌的过程中,会对已经沉降污染物进行过多多余的搅拌,会产生过多的无用功,使得工作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高效沉淀池系统,能够大幅度的减少了多余的搅拌,增加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效沉淀池系统,包括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所述絮凝反应池设置有废水输入管、无机絮凝剂输入道管、阳离子聚合物输入管和第一搅拌装置,所述沉淀池设置有隔墙,所述隔墙的高度低于沉淀池的高度,所述隔墙将沉淀池的下部分形成搅拌部和污泥接收部,所述搅拌部设置有第二搅拌装置,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的转轴为中空结构,且顶端具有第一开口,下端具有第二开口,所述絮凝反应池与沉淀池之间通过初絮凝废水输出管连通,所述初絮凝废水输出管的输入端位于絮凝反应池,输出端位于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开口处还设置有阴离子聚合物输入管,所述污泥接收部的下部分设置有第一排泥管,所述搅拌部的下部分设置有第二排泥管,上部分设置有出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絮凝反应池和沉淀池相邻地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开口形成为漏斗状。
进一步的,所述初絮凝废水输出管的输出端形成为弧形状,该弧形状的圆心靠近第二搅拌装置的轴心,且初絮凝废水输出管的输出方向与第二搅拌装置的转动方向同向。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搅拌装置的下端具有转动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转动桨的侧面上,且该侧面为位于第二搅拌装置的转动方向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桨的底面设置有刮泥耙。
进一步的,所述污泥接收部的下部分设置有刮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池的上部分设置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构成环状结构,所述出水管设置在导水槽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高效沉淀池系统通过在沉淀池设置隔墙,将沉淀池的下部分形成搅拌部和污泥接收部,这个设计极大程度的减少了沉淀池的搅拌空间,即搅拌部,生产的沉淀物达到一定量后,会自动加入到另外的空间内,即污泥接收部,避免了沉降后的污染物进行过多多余的搅拌,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沉淀池系统的俯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沉淀池系统的第一侧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乌浦萨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乌浦萨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54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