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孢菌素C的发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5540.5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6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党建宁;王强;寇韩涛;杨丽丽;赵佳美;何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P35/06 | 分类号: | C12P35/06;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赵徐平 |
地址: | 835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孢菌素 发酵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头孢菌素C的发酵方法,具体步骤包括:采用顶头孢霉菌依次制备一级种子、二级种子、三级种子,然后将得到的三级种子进行发酵的同时在培养基中流加玉米浆,制得发酵液,然后将发酵液分离纯化,制得到头孢菌素C。本发明采用的玉米浆为湿磨法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物,玉米浆中含有大量的亚硫酸、多肽、多糖、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如精氨酸、缬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以及半胱氨酸等,这些成分均是发酵头孢菌素C的前体成分,在发酵过程中流加玉米浆能为菌体生长代谢提供全面的营养成分,从而达到提高头孢菌素C的发酵水平和头孢菌素C的发酵产量、降低发酵成本,具有优秀的产业化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头孢菌素C的发酵方法。
背景技术
头孢菌素C由顶头孢霉(Cephalosporiumacremonuim)产生,是顶头孢霉菌的初级代谢在特定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的产物,是继青霉素之后又一重要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目前提高头孢菌素C生产水平的主要途径为:一是改变菌种原有性能,进行诱变筛选或基因工程技术获得高产菌种,二是优化发酵工艺。
目前国外头孢菌素C发酵水平明显高于国内,因此,提供一种新的发酵头孢菌素C的发酵方法以提高发酵水平,从而提高头孢菌素C产量、降低发酵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头孢菌素C的发酵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头孢菌素C的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一级种子
取顶头孢霉菌置于茄子瓶斜面,制备质量体积比为20-25%的菌悬液,按照1%-2%的接种量接种至一级种子培养基中,温度为27-29℃的条件下培养50h,得到一级种子;
(2)制备二级种子
取步骤(1)所得一级种子,按照8%-10%的接种量接种于二级种子培养基中,在PH为6.5-7.4、温度为27-29℃的条件下培养45-50h,得到二级种子;
(3)制备三级种子
取步骤(2)所得二级种子,按照8%-10%的接种量接种于三级种子培养基中,在PH为6.5-7.4、温度为27-29℃的条件下培养45-50h,得到三级种子;
(4)发酵
取步骤(3)所得三级种子,按照25-33%的接种量接种至发酵培养基中培养,在发酵过程发酵培养40-100h后开始流加玉米浆,发酵130h后即得发酵液;
(5)将步骤(4)依次经过陶瓷膜过滤发酵液流量控制在15-30m3/h、纳滤浓缩流量控制在60-80m3/h、树脂吸附流量控制在50-80m3/h、解析分离纯化流量控制在30-60m3/h,即得所述头孢菌素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本发明采用的玉米浆为湿磨法生产玉米淀粉的副产物,玉米浆中含有大量的亚硫酸、多肽、多糖、蛋白质及多种氨基酸如精氨酸、缬氨酸、组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以及半胱氨酸等,这些成分均是发酵头孢菌素C的前体成分,在发酵过程中流加玉米浆能为菌体生长代谢提供全面的营养成分,从而达到提高头孢菌素C的发酵水平和头孢菌素C的发酵产量、降低发酵成本,具有优秀的产业化前景。
进一步,上述步骤(1)中,顶头孢霉菌的保藏编号为ATCC362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伊犁川宁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55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