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工作区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6201.9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46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庹汉郧;李仕成;陈龙;肖文涛;周明星;张春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D41/00 | 分类号: | F02D41/00;F02B37/24;F02D9/02;F02D4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再循环 系统 egr 工作 区域 控制 方法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工作区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控制方法包括:根据运行工况下预设的参数脉谱,求解运行工况下的需求进气量;获取发动机实际转速,根据实际转速和需求进气量,确定EGR阀的需求前后压比,并采用开环控制驱动VGT阀和节气门响应;获取EGR阀的实际前后压比,并根据需求前后压比控制VGT阀的开度;根据预设的参数脉谱和VGT阀的实际开度,控制节气门的开度;根据VGT阀的开度、节气门的开度,获取EGR的实际EGR率,并根据实际EGR率和预设的参数脉谱控制EGR阀的开度,以使EGR阀的实际前后压比趋近于需求前后压比。本申请以EGR阀前后压比作为控制目标控制VGT阀、节气门的开度,进而控制EGR阀的开度,能够有效扩大EGR工作区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工作区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尾气的排放、油耗法规的日趋严苛,如何有效减少汽油机油耗以达成油耗法规的目标成为难点。其中,废气再循环技术将高温废气经过冷却后引入气缸,降低泵气损失并能削弱爆震,提高缸内燃烧质量,因此,是改善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的一项重要技术。
一般地,废气再循环系统EGR通过压差驱动,需要满足EGR阀前压力大于EGR阀后压力,否则废气再循环装置无法正常工作。而对于带涡轮增压器VGT的汽油机,涡轮前压力作为EGR阀前压力,节气门后压力作为EGR阀后压力,随着负载的增加,节气门开度逐渐增加,因此,EGR阀的前后压差逐渐减小,当节气门全开时,涡轮增压器VGT进入工作,但是此时,EGR阀前压力是小于EGR阀后压力的,而EGR阀前后压差不足以驱动EGR,显然,这限制了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工作区域。
相关技术中,传统的涡轮增压器VGT的控制方法是以保证进气压力为控制目的,这一控制方式虽然减小了泵气损失降低耗油,但是在节气门全开的情况下开启VGT,却忽略了EGR对于油耗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工作区域的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在通过VGT阀、节气门的开度保证进气量的前提下,以EGR阀的前后压比作为控制目标控制VGT阀、节气门的开度,进而控制EGR阀的开度,VGT阀、节气门、EGR阀三者协同作用,在有效扩大EGR工作区域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油耗。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气再循环系统EGR工作区域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预设发动机各个工况下的参数脉谱;
根据运行工况下的参数脉谱,构建扭矩模型和气量模型,并求解运行工况下的需求进气量;
获取发动机在运行工况下的实际转速,根据所述实际转速和所述需求进气量,确定EGR阀的需求前后压比,并采用开环控制驱动VGT阀和节气门响应;
获取EGR阀在所述运行工况下的实际前后压比,并根据所述需求前后压比控制所述VGT阀的开度;
根据运行工况下的参数脉谱和所述VGT阀的实际开度,控制所述节气门的开度;
根据所述VGT阀的开度、所述节气门的开度,获取废气再循环系统EGR的实际EGR率,并根据实际EGR率和运行工况下的预设的参数脉谱控制所述EGR阀的开度,以使EGR阀的实际前后压比趋近于所述需求前后压比。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获取EGR阀在所述运行工况下的实际前后压比,并根据所述需求前后压比控制所述VGT阀的开度的具体步骤包括:
当EGR工作区域处于增压区域时,根据EGR阀的实际前后压比与需求前后压比,求解得到VGT阀的开度量,并根据该VGT阀的开度量控制所述VGT阀的开度;
当EGR工作区域处于非增压区域时,根据EGR阀的实际前后压比与需求前后压比,求解得到VGT阀的开度量,并控制所述VGT阀的开度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62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目标识别方法及系统、巡检机器人
- 下一篇:陶瓷无引线外壳的盲孔电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