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填埋场修复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6889.0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09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子华;曾凤;谢腾芳;邢景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2D31/00;E02D31/02;E02D29/02;E03F5/10;B09B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填埋场 修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垃圾填埋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水沟(10),所述排水沟(10)包括排水横沟(11)和排水纵沟(12),所述排水纵沟(12)连通所有所述排水横沟(11);
导流结构(20),所述导流结构(20)包括第一防水加固层(21)和透排水层(22),所述第一防水加固层(21)用于铺盖在垃圾填埋场堆体上,所述透排水层(22)沿垃圾填埋场堆体坡面向下的方向延伸,所述透排水层(22)的两侧设有第一土壤层,所述透排水层(22)和所述第一土壤层均位于所述第一防水加固层(21)上,所述导流结构(20)连通至少一个所述排水横沟(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横沟(11)与垃圾填埋场堆体的等高线(50)之间形成夹角,所述夹角为1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排水层(22)的顶面宽度小于底面宽度,所述透排水层(22)的两侧向外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土壤层覆盖在所述透排水层(22)的侧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20)还包括长形的导流块(25),所述导流块(25)的下部埋入所述透排水层的上部,所述导流块(25)的长度方向沿所述透排水层的延伸方向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填埋场修复系统还包括挡土墙,所述挡土墙位于所述排水横沟(11)靠近垃圾填埋场堆体底部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填埋场修复系统还包括第一沉降处理结构(30),所述第一沉降处理结构(30)位于垃圾填埋场堆体的沉降处上,所述第一沉降处理结构(30)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第二防水加固层(31)、第一蓄排水层(32)和第二土壤层,所述第二土壤层的顶面向上拱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填埋场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填埋场修复系统还包括第二沉降处理结构(40),所述第二沉降处理结构(40)位于垃圾填埋场堆体的沉降处上,所述第二沉降处理结构(40)从下往上依次包括第三防水加固层(41)和第二蓄排水层(42),所述第二蓄排水层(42)的顶面形成用于蓄水的凹槽(43)。
8.一种垃圾填埋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10.将垃圾填埋场堆体的坡面沿纵向划分为若干区块,在相邻的两个区块的交界处设置排水横沟(11),设置排水纵沟(12)连通所有排水横沟(11),所述排水纵沟(12)的底端位于垃圾填埋场堆体的底部;
A20.在垃圾填埋场堆体坡面地表径流冲刷形成的凹径上设置导流结构(20),挖走形成凹径的土,然后铺垫第一防水加固层(21),在第一防水加固层(21)上填入碎石以形成透排水层(22),然后在透排水层(22)的两侧填入土壤形成第一土壤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填埋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垃圾填埋场堆体具有沉降处,且所述沉降处的沉降深度小于或等于80cm时,在所述沉降处设置第一沉降处理结构(30),包括以下步骤:
B10.挖走沉降处的土,然后铺设第二防水加固层(31);
B20.在第二防水加固层(31)上填入碎石以形成第一蓄排水层(32);
B30.在第一蓄排水层(32)的上方覆盖土壤以形成第二土壤层,第二土壤层的顶面向上拱起;
B40.在第二土壤层上种植植物。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垃圾填埋场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垃圾填埋场堆体具有沉降处,且所述沉降处的沉降深度大于80cm时,在所述沉降处设置第二沉降处理结构(40),包括以下步骤:
C10.挖走沉降处的土,然后铺设第三防水加固层(41);
C20.在第三防水加固层(41)上填入碎石以形成第二蓄排水层(42),第二蓄排水层(42)沿沉降处的底面设置,第二蓄排水层(42)的顶面形成用于蓄水的凹槽(43);
C30.在凹槽(43)的周侧倒入土壤以形成第三土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68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