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DGM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7040.5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11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马朋涛;王文瑞;张旭;梁萧;武莉茹;于子洋;苏付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95 | 分类号: | C12Q1/6895;C12N15/1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苏艳肃 |
地址: | 264005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麦 白粉病 基因 pmdgm 紧密 连锁 分子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与小麦抗白粉病基因
背景技术
小麦白粉病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小麦最严重的三大病害之一,几乎在我国所有小麦主产区均有发生。小麦感染白粉病后一般可造成10-15%的产量损失,严重年份减产可达50%以上。近十年来,我国每年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都在一亿亩以上,严重威胁我国小麦安全生产(Ma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 in wheatbreeding line 10V-2 and its application in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PlantDisease. 2018, 102:925–931)。
小麦防控白粉病的策略主要包括田间农业措施、喷施化学药剂及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相比较于前两种措施,抗病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无疑是最为经济、有效和的措施(Petersen et al. Mapping of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 Pm53 introgressedfrom Aegilops speltoides into soft red winter wheat. Theoretical and AppliedGenetics. 2015, 128:303-312)。截至到目前,几乎所有的小麦染色体及部分小麦近缘种属染色体具有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发现(McIntosh et al. Catalogue of gene symbolsfor wheat: 2019 supplement. http://www.shigen.nig.ac.jp/wheat/komugi/ genes/symbolClassList.jsp. 2019)。但是,很多抗病基因由于病原菌群的演化逐渐丧失了抗性。此外,当前小麦推广品种中的抗白粉病抗性基因多为小种特异性抗性,在长期推广过程中,随着与病原菌群的互作,较易随着病原菌群的演化而丧失抗性。在一项对我国主要品种和育种品系进行抗白粉病基因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我国当前主要推广品种及参加区试试验的育种新品系中,具有广谱抗性的比例仅低于10%(李洪杰等,中国小麦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反应与抗病基因检测. 作物学报. 2011, 37:943-954.)。因此,行业内亟需从更多的抗源中发掘并利用更多小麦抗白粉病基因,以应对我国不断严峻的小麦白粉病疫情。
在已发掘的小麦抗白粉病基因中,其主要源于普通小麦、小麦的祖先种以及小麦的近缘种。在这些基因之中,源于普通小麦的基因由于和生产上品种具有相同的染色体组成,因此利用起来最为便捷。但由于过去小麦遗传育种主要通过普通小麦品种间的杂交实现,已有普通小麦种质资源往往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很难找到新的优异变异,从普通小麦中发掘优异抗病基因的难度不断加大。然而普通小麦种质资源中有一类小麦农家种资源,它是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条件下保留下来的一种宝贵种质资源,虽然目前已没有大面积推广,但经过长期的自然和人工选择,却往往携带了优异的基因,可应用于小麦遗传改良。因此,从农家种中发掘并利用新的抗白粉病基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大学,未经烟台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7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调整角度的工业机器人连接底座
- 下一篇:一种胶路检测自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