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症监护室用药液输送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7141.2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0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邓丽;王茂生;夏清平;黄文华;曹勇;孟维鑫;马丽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168 |
代理公司: | 郑州银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58 | 代理人: | 周游 |
地址: | 524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症 监护 用药 输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症监护室用药液输送箱,包括药液总箱、第一药液分箱和第二药液分箱,所述药液总箱的上端设置有电机、加液口,所述药液总箱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第一观察区,所述药液总箱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药液总箱内设置有第一泵、第二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药液分箱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观察区,所述第一药液分箱的左下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一药液分箱内还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药液分箱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三观察区,所述第二药液分箱的右下部设置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二药液分箱内还设置有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供液管与所述第二供液管的端部均设置有橡胶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重症监护室用药液输送箱。
背景技术
在为患者进行重症监护过程中,通常都需要供氧、胃肠减压和输液同时进行,经研究发现,重症监护室内的病人需要长期输液,这就使得护理人员需要定时给患者更换新的输液袋或者输液瓶,以保证患者的输液供给,劳动强度比较大,目前公开的现有技术中提到有药液供给装置,用药液箱来替代传统的药液瓶,这样可便于进行长时间的给患者输液,但目前技术尚不完善,比如如何精准的控制给患者的输液量,如何能够进最大程度的来减少该仪器设备数量等问题;因此,设计一种使用效果好、成本低以及能够控制输液量的重症监护室用药液输送箱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重症监护输液的问题,尽最大可能解决医护人员在为重症患者输液时遇到的诸多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使用效果好、成本低以及能够控制输液量的重症监护室用药液输送箱。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重症监护室用药液输送箱,包括药液总箱、第一药液分箱和第二药液分箱,所述药液总箱通过第一传输管与所述第一药液分箱连通,所述药液总箱通过第二传输管与所述第二药液分箱连通,所述药液总箱的上端设置有电机、加液口,所述电机位于所述药液总箱的中心位置,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搅拌片,所述药液总箱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控制面板、第一观察区,所述第一观察区上还设置有第一刻度线,所述药液总箱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控制箱,所述药液总箱内设置有第一泵、第二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泵、第一电磁阀均安装在第一传输管上,第一泵位于第一电磁阀的右侧,所述第二泵、第二电磁阀均安装在第二传输管上,第二泵位于第二电磁阀的左侧;所述第一药液分箱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二观察区,第二观察区上还设置有第二刻度线,所述第一药液分箱的左下部设置有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左侧设置有第一供液管,所述第一药液分箱的左端面顶部设置有第一输液管固定架,所述第一药液分箱内还设置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二药液分箱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三观察区,第三观察区上还设置有第三刻度线,所述第二药液分箱的右下部设置有第四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的右侧设置有第二供液管,所述第一药液分箱的右端面顶部设置有第二输液管固定架,所述第二药液分箱内还设置有第三液位传感器;所述第一供液管与所述第二供液管的端部均设置有橡胶塞。
如上所述的重症监护室用药液输送箱,所述第一传输管的左端位于所述第一药液分箱的顶部,第一传输管的右端位于所述药液总箱的底部。
如上所述的重症监护室用药液输送箱,所述第二传输管的右端位于所述第二药液分箱的顶部,第二传输管的左端位于所述药液总箱的底部。
如上所述的重症监护室用药液输送箱,所述控制面板、第一泵、第二泵、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一液位传感器、第三液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箱电性连接。
如上所述的重症监护室用药液输送箱,所述控制箱内还设置有单片机、蜂鸣器、外置电源。
如上所述的重症监护室用药液输送箱,所述控制面板上包括显示屏、操作按钮和开关。
如上所述的重症监护室用药液输送箱,所述第一输液管固定架和所述第二输液管固定架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医科大学,未经广东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71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边钣金件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手推式传送升降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