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OF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7544.7 | 申请日: | 2020-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9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艳;陈茜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A61K31/704;A61P35/00;G01N21/64;A61K49/00;A61K9/51;A61K47/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湖南省湘***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of 材料 红外 荧光 探针 制备 应用 | ||
1.一种基于MOF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和应用,其结构是由纳米级别的金属有机骨架ZIF-90以及其内部包裹近红外荧光染料RhI和阿霉素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OF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反应步骤如下:
在10mL离心管中,将200当量的咪唑-2-甲醛与1当量的近红外荧光染料RhI和1当量的阿霉素溶于1~5mL DMF中;然后,将100当量的二水合乙酸锌溶解于1~5mL DMF后,倒入离心管内;接着,把离心管放入超声波中振荡5min,再加入5~10mL DMF;将所得到的悬浊液进行离心分离后,用乙醇冲洗;将所得到的固体放入真空干燥箱中25℃干燥24小时,得到紫红色固体,即为荧光探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MOF材料的近红外荧光探针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应用于体内活细胞的三磷酸腺苷的近红外荧光成像检测和监控药物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75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