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川芎高效丰产的栽培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8039.4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99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陶珊;张超;彭芳;袁灿;施田田;吴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2/10;A01G13/02;A01G22/22;A01C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川芎 高效 丰产 栽培 方法 | ||
1.一种川芎高效丰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苓种处理:选择苓子系数为2.0-3.5的苓种;苓种于采收后置于0-4℃保存20-60天;
苓种扦插:将川芎茎秆上的节盘剪下,节盘的两端各留茎1.5-2cm,形成长3-4cm的苓子;将苓子浸泡消毒晾干后平放入用于栽种的浅沟中,使节盘与土壤充分接触,并露出一半节盘,用碎稻草覆盖,覆盖厚度为2-4cm;
轮作栽培:选择上年栽种水稻的田块,于8月下旬川芎栽种时期,提前3-5天对田块进行灌水浸泡,浸泡时间为1-2天,后排出积水,将田块晾晒2-3天,免耕,将厢面整平,清除多余稻草,即可进行川芎栽种,在一个栽培周期内依次进行水稻栽种和收割以及川芎栽种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芎高效丰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苓种包括坝苓种和山苓种,其中,坝苓种于6月中下旬采收茎秆后置于0-4℃保存2个月,山苓种于7月下旬采收后置于0-4℃保存20-30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芎高效丰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苓子浸泡在800-1000倍的多菌灵溶液中进行消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芎高效丰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稻草由8月上中旬水稻收割时将稻草打碎收集得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芎高效丰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水浸泡田块的同时施入杀虫药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川芎高效丰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亩施用80-100mL含阿维菌素的虫螨威1000-2000倍液。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川芎高效丰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川芎栽种时,行距25-30cm,株距15-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803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路器用自动隔断式隔弧罩
- 下一篇:一种工程监理的取样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