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石墨烯为骨架的硅碳薄膜负极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08768.X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69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悦;刘曙光;庞先标;杨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自贡兴川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小彬 |
地址: | 643000 四川省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骨架 薄膜 负极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石墨烯为骨架的硅碳薄膜负极及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在衬底上生长垂直石墨烯骨架;步骤2.将生长的垂直石墨烯骨架进行等离子处理;步骤3.在经步骤2处理后的垂直石墨烯骨架上生长硅材料。本发明设计科学,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本发明创造性地先在衬底上生长垂直石墨烯,而后再在垂直石墨烯骨架上生长硅材料,从而可以将疏松的硅薄膜嵌入到垂直石墨烯片层之间形成硅碳负极,能很好地克服硅负极材料的问题,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垂直石墨烯的面内导电性能,提高离子嵌入与析出效率,对于制备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特别是固态电池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石墨烯为骨架的硅碳薄膜负极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因其优异的性能已经在便携式消费电子、电动工具、医疗电子等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同时,在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储能等领域也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现在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是以石墨为负极材料。但是,近年来各个领域对电池能量密度的需求飞速提高,迫切需要开发出更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所以开发更高能量密度的负极材料迫在眉睫。
硅材料的质量比容量最高可达4200mAh/g,远大于碳材料的372mAh/g,是目前已知能用于负极材料理论比容最高的材料。并且硅材料环境友好、储量丰富、成本较低。但是硅负极材料存在的问题有循环寿命低、体积变化大、持续产生SEI膜等问题。
因此,制备一种硅负极材料,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进而提高锂电池电池容量,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以石墨烯为骨架的硅碳薄膜负极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成的硅碳薄膜负极循环寿命高、体积变化小、不会持续产生SEI膜。
本发明还提供了采用该方法制成的以石墨烯为骨架的硅碳薄膜负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以石墨烯为骨架的硅碳薄膜负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衬底上生长垂直石墨烯骨架;
步骤2.将生长的垂直石墨烯骨架进行等离子处理;
步骤3.在经步骤2处理后的垂直石墨烯骨架上生长硅材料。
本发明通过先在衬底上生长垂直石墨烯,而后再在垂直石墨烯骨架上生长硅材料,从而可以将疏松的硅薄膜嵌入到垂直石墨烯片层之间形成硅碳负极,能很好地克服硅负极材料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衬底上生长垂直石墨烯骨架;优选为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的气相沉积法,进一步优选地,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的气相沉积法时,功率为10mW/cm2-200 mW/cm2。
本发明通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的气相沉积法,生成等离子体,从而保证石墨烯骨架的垂直生长。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在衬底上生长垂直石墨烯骨架的温度为300-800℃。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在衬底上生长垂直石墨烯骨架的碳源包括甲烷、乙醇、乙烯、乙炔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中,在衬底上生长垂直石墨烯骨架的碳源的生长过程中通入氢气,其中碳源与氢气的原子比为1:5-1:25。
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方案中,所述步骤1生成的垂直石墨烯骨架的长度为50nm-1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自贡兴川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自贡兴川储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87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