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力分布式脊柱侧弯程度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9839.8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43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勤俭;张新民;申彦魁;葛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飞龙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107 | 分类号: | A61B5/107;A61B5/103;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苏志洋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分布式 脊柱 程度 测量 装置 | ||
1.一种重力分布式脊柱侧弯程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显示屏、右一重力传感器、右二重力传感器、左二重力传感器、左一重力传感器和重力测量电路;
重力测量电路包括电连接的主控制电路 (a)、主控制电路 (b)、电源电路(c)、无线传输模块电路(e)、两路称重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d)、插接电路(f)和语音播报电路(g);
两路称重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d)采集到左右脚底不同部位压力分布数据,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电路(e)分别传输至主控制电路 (a)和主控制电路 (b)中进行逻辑运算,得出左右脚底不同部位压力分布差值并判定脊柱侧弯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力分布式脊柱侧弯程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制电路(a)包括微控制器U3A、电容C14、电阻R15、电阻R18、电阻R20、红色灯LED3;微控制器U3A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微控制器U3A的第15脚串联红色灯LED3和电阻R15,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供电电源+3.3V;微控制器U3A的第44脚串联电阻R18并接地;微控制器U3A的第7脚分别连接电阻R20的一端和电容C14的一端,电容C14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4的两端还并联有按键SW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力分布式脊柱侧弯程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制电路(b)包括微控制器U3B、电容C14、电容C16、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2;微控制器U3B的型号为STM32F103C8T6;电容C14、电容C16、电容C18、电容C19、电容C20、电容C22的各两端均通过导线连通,形成两端连通的四条并联线路,并联线路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四根导线分别连接微控制器U3B的第1脚、第24脚、第36脚、第48脚、第9脚;电容C16连接微控制器U3B第1脚的一端还与供电电源+3.3V连接;微控制器U2B的第23脚、第35脚、第47脚、第8脚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力分布式脊柱侧弯程度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无线传输模块电路(e)包括微控制器U7、电阻R31、电阻R33、电阻R35、电阻R37、电阻R38、红色灯LED5、红色灯LED6、场效应管Q7、三极管Q9、电容C34、电容C37;微控制器U7的型号为E18-MS1-PCB;微控制器U7的第1脚接地;微控制器U7的第12脚串联红色灯LED5及电阻R37后连接供电电源-3.3V,微控制器U7的第13脚串联红色灯LED6及电阻R38后连接供电电源-3.3V;微控制器U7的第10脚连接微控制器U3A的第31脚,微控制器U7的第11脚连接微控制器U3A的第30脚;微控制器U7的第2脚分别连接供电电源-3.3V和场效应管Q7的源极、场效应管Q7的漏极分别连接电阻R31、供电电源+3.3V、电容C34的一端,电容C34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7的栅极连接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三极管Q9的发射极分别连接电容C37、电阻R35的一端并接地;三极管Q9的基极分别连接电阻R35、电阻R33、电容C37的另一端;场效应管Q7的源极和漏极之间连接有体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飞龙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未经郑州飞龙医疗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983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曲面吸音体
- 下一篇:一种滚轮外圆连续化磨削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