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9918.9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28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怀明;罗孝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华光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F1/42 | 分类号: | H03F1/42;H03F1/02;H03F1/56;H03F3/21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代维凡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宽带 高效率 功率放大器 | ||
1.一种改进型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级共源共栅结构的共源级管芯FET1和共栅级管芯FET2、偏置电路、栅极RC电路、输入匹配电路和非均匀输出匹配电路,所述共源级管芯FET1的漏极与共栅级管芯FET2的源极连接,所述共源级管芯FET1的栅极经过栅极RC电路与输入匹配电路连接;所述输入匹配电路的一端作为放大信号输入端,其另一端与共源级管芯供电端连接;所述共栅级管芯FET2的栅极经过偏置电路与共栅级管芯供电端连接,所述共栅级管芯FET2的漏极与非均匀输出匹配电路连接;所述非均匀输出匹配电路的一端作为放大信号输出端,其另一端与共栅级管芯供电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级共源共栅结构的共源级管芯FET1和共栅级管芯FET2具体包括多级共源级管芯FET1和共栅级管芯FET2构成的功率放大单元,每级功率放大单元中共源级管芯FET1的漏极与共栅级管芯FET2的源极连接,各级功率放大单元中共栅级管芯FET2的栅极依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极RC电路包括与多级共源共栅结构对应的多组并联电阻R1和电容C1,每组并联电阻R1和电容C1的输出端与共源级管芯FET1的栅极连接,每组并联电阻R1和电容C1的输入端与输入匹配电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型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匹配电路包括与多级共源共栅结构对应的多个微带线Tg,各个微带线Tg依次串联连接,每个微带线Tg的输出端与并联电阻R1和电容C1的输入端连接,首端微带线Tg的输入端为放大信号输入端,尾端微带线Tg的输出端与共源级管芯供电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进型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匹配电路中尾端微带线Tg的输出端还经过串联电阻R6和电容C4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进型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路包括与多级共源共栅结构对应的多组串联电阻R2和电容C2,每组串联电阻R2和电容C2的一端与共栅级管芯FET2的栅极连接,每组串联电阻R2和电容C2的另一端接地,各组串联电阻R2和电容C2的连接端依次串联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改进型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路中各组串联电阻R2和电容C2的连接端与串联电阻R3和电阻R4的连接端连接,所述串联电阻R3和电阻R4的一端与共栅级管芯供电端连接,所述串联电阻R3和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改进型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非均匀输出匹配电路包括与多级共源共栅结构对应的多个非均匀微带线Td,各个非均匀微带线Td依次串联连接,每个非均匀微带线Td的输入端与共栅级管芯FET2的漏极连接,首端非均匀微带线Td的输入端与共栅级管芯供电端连接,尾端非均匀微带线Td的输出端为放大信号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改进型超宽带高效率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匹配电路中首端非均匀微带线Td的输入端经过串联电阻R5和电容C3接地,所述串联电阻R5和电容C3的连接端与共栅级管芯供电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华光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华光瑞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99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