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高效藻水分离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09964.9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4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韩水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盛吉金属塑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F5/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高效 水分 装置 | ||
本发明所设计了一种移动式高效藻水分离装置,它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腔上方设置有浮藻收刮装置,所述浮藻收刮装置之下依次设置有混流搅拌装置、分水仓、滤水仓、浮藻出卸口,所述混流搅拌装置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接通药剂添加装置和外界藻水输送泵,所述分水仓设置有滤网框,所述滤水仓设置有滤水排卸泵,所述浮藻出卸口设置在箱体上,并用于将浮藻排出到浮藻出卸口的浮藻收刮装置的下方。本发明设计精巧,可移动,自动化高,效率高,运行成本低解决了当前藻水分离厂投入大,占地面积大,运行成本高的缺点,更重要的是有效的解决了城区河道浮藻发生时,藻水产生量大,运送远,处理难,二次污染重的痛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陆地使用的环保机械,特别是一种移动式高效藻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面上的浮藻越来越多,并已加速向城区内河蔓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但目前由于没有可移动分离藻水的小型设备,故特别是从城区河道打捞上来的藻水无法处置或不方便处理,而唯一处理藻水的藻水分离厂投入大,占地面积大,能耗大、劳动力成本高,故无法满足城区河道藻水分离的急迫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藻水分离处理不方便、成本高等现象设计了一种不仅环保,节能,设计精巧,使用便捷,而且效果显著的藻水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移动式高效藻水分离装置,它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腔上方设置有浮藻收刮装置,所述浮藻收刮装置之下依次设置有混流搅拌装置、分水仓、滤水仓、浮藻出卸口,所述混流搅拌装置连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接通药剂添加装置和外界藻水输送泵,所述分水仓设置有滤网框,所述滤水仓设置有滤水排卸泵,所述浮藻出卸口设置在箱体上,并用于将浮藻排出到浮藻出卸口的浮藻收刮装置的下方。
为了取得较好的搅拌效果,所述的混流搅拌装置包括有混流搅拌仓,所述混流搅拌仓依次设置有首级混流板、二级混流板、夹仓板,所述的首级混流板的上沿低于夹仓板的上沿,其下沿及两侧都与箱体内壁密封拼接,所述二级混流板的上沿高于仓夹板的上沿,其下沿与箱体内腔底板之间留有间隙,其下沿及两侧都与箱体内壁密封拼接,并在上沿设置有单向自动开闭的夹仓门,所述夹仓板上沿设置有可调节流量的溢流门,所述首级混流板、二级混流板和仓夹板在混流搅拌仓中构成用于将藻水排向分水仓的“N”字形水道。
为了对含有少量浮藻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所述混流搅拌仓连接废水回流泵,所述的废水回流泵一端通过进气管连接混流搅拌仓,并另一端接通废水回流管。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浮藻的浮力、避免滤网堵塞及方便清洗滤网框,所述的滤网框与分水仓内壁间留有相互贯通的滤水通道,所述的滤水通道设有曝气装置,所述曝气装置包括管道,所述管道的管壁上钻有多个小孔。
为了方便安装和维修内置于滤水仓底面的滤水排卸泵和滤网反冲泵,所述滤水仓上侧设置有可拆卸且密封的滤水仓盖,为了将剩余废水排出箱体外,所述滤水排放阀连通箱体内外。
为了将浮藻排出,所述的浮藻收刮装置包括轮轴、链条、调速电机、支架刮板,所述调速电机驱动轮轴,并由轮轴带动绕接在轮轴上的链条,再由链条带动固定其上的支架刮板,浮藻收刮装置将漂浮的浮藻推刮至浮藻出卸斗并由其排出箱体外,另作干化处理。
为了方便收集浮藻并排出,所述浮藻出卸口内设有浮藻出卸斗,浮藻出卸斗低于支架刮板的下沿,且呈倒凵型,所述浮藻出卸斗在箱体外部的部分窄于其在箱体内部的部分,所述浮藻出卸斗在箱体外部的部分低于其在箱体内部的部分。
本设计的有益效果在于:小型化,可移动,操作简单,自动化高,既能在浮藻爆发严重的大水域岸边替代投入高昂的藻水分离厂,又能在浮藻偶尔产生的城区河边岸边按实际需要转移着进行高效藻水分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移动式高效藻水分离装置的运行原理图;
图2为发明的一种移动式高效藻水分离装置的结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盛吉金属塑料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盛吉金属塑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099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伏发电系统及其启动控制方法
- 下一篇:印控台补光灯自动调节机构及调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