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板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0402.6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2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宋涛;刘琨;郭荣哲;龚传奇;柳小刚;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61 | 分类号: | H01R13/6461;H01R13/6473;H01R13/652;H01R13/6581;H01R13/02;H01R12/71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罗宏伟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板 连接器 | ||
一种背板连接器,其包括若干导电端子、绝缘支架、第一金属屏蔽片以及第二金属屏蔽片。导电端子包括连接部以及接触部。导电端子包括差分信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第一金属屏蔽片设有第一延伸部,第二金属屏蔽片设有第二延伸部。差分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延伸超过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背板连接器包括套接在差分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上的绝缘体以及套接在绝缘体上的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与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相接触。如此设置,增加了接地屏蔽面积,降低了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本发明要求了申请日为2020年06月19日,申请号为202010567796.4,发明创造名称为“背板连接器组件”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板连接器,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背板连接器通常包括绝缘壳体以及安装于绝缘壳体的若干端子模组,其中每一端子模组包括绝缘框架、嵌入成型在绝缘框架中的若干导电端子以及安装在绝缘框架至少一侧的金属屏蔽片。若干导电端子通常包括若干对差分信号端子、位于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的一侧的第一接地端子以及位于每一对差分信号端子的另一相对侧的第二接地端子。第一接地端子、第二接地端子以及金属屏蔽片给差分信号端子提供屏蔽,以降低信号串扰,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然而,现有技术中对差分信号端子的屏蔽仍有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地屏蔽效果较好的背板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背板连接器,其包括端子模组,所述端子模组包括:
若干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连接部以及接触部;
绝缘支架,所述绝缘支架固定在所述连接部上;
第一金属屏蔽片,所述第一金属屏蔽片设有第一延伸部;以及
第二金属屏蔽片,所述第二金属屏蔽片设有第二延伸部;
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差分信号端子、第一接地端子以及第二接地端子,其中所述差分信号端子位于所述第一接地端子与所述第二接地端子之间;
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延伸超过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套接在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接触部上的绝缘体以及套接在所述绝缘体上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与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相接触。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绝缘体设有配合面以及贯穿所述配合面的两个穿孔,所述穿孔收容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接触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接触部设有用以收容对接端子的接触部的插孔。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差分信号端子的接触部包括第一接触片、第二接触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接触片与所述第二接触片之间的开槽,所述开槽与所述插孔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以及第四侧壁,其中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所述绝缘体固定在所述金属壳体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以及所述第四侧壁的末端均设有向内弯折的偏转部,以在所述金属壳体的末端形成一个收缩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金属壳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一侧壁延伸凸出的第一延伸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延伸片的两侧的第一狭槽;所述金属壳体还包括自所述第三侧壁延伸凸出的第二延伸片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延伸片的两侧的第二狭槽;所述第一延伸部与所述第二延伸部插入对应的所述第一狭槽以及所述第二狭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立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0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