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气转离心技术的植物纤维清理悬浮球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0635.6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1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郭潜;禹言士;张振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潜 |
主分类号: | B01J20/28 | 分类号: | B01J20/28;C02F3/34;C02F1/38;C02F1/48;C02F1/28;C02F10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戴丽伟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离心 技术 植物纤维 清理 悬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气转离心技术的植物纤维清理悬浮球,属于水体修复领域,一种基于气转离心技术的植物纤维清理悬浮球,本方案通过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反应腔的内部并与泡腾崩解剂反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二氧化碳气体的驱动使得吸附球在水中旋转,溶解液内部的纤维素消化菌植物纤维进行溶解,从而对水体进行修复处理,通过吸附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将弧形杆甩出,弧形杆通过内径的防滑齿板将吸附球周边的植物纤维进行收集,从而提高清理水中植物纤维的效率,粘附球通过惯性在连接球的内部从通孔内部之间散出,还原铁粉粘附在植物纤维表面,通过磁铁块将粘附有还原铁粉的植物纤维进行吸附,从而进一步提升清理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气转离心技术的植物纤维清理悬浮球。
背景技术
水体富营养化(eutrophication)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其实质是由于营养盐的输入输出失去平衡性,从而导致水生态系统物种分布失衡,单一物种疯长,破坏了系统的物质与能量的流动,使整个水生态系统逐渐走向灭亡。
湖、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在自然条件下,湖泊也会从贫营养状态过渡到富营养状态,不过这种自然过程非常缓慢,而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现象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淡水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自然生态现象),因占优势的浮游藻类的颜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现蓝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在海洋中则叫做赤潮或红潮。
目前在水中的植物纤维与杂质较多,严重影响水质,植物纤维消耗水中氧气,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气转离心技术的植物纤维清理悬浮球,本方案通过吸附球悬浮在水中时,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反应腔的内部并与泡腾崩解剂反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二氧化碳气体的驱动使得吸附球在水中旋转,溶解液内部的纤维素消化菌植物纤维进行溶解,从而对水体进行修复处理,当吸附球进行转动时,通过吸附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将弧形杆甩出,通过扭力弹簧降低弧形杆在卡槽内壁晃动,弧形杆通过内径的防滑齿板将吸附球周边的植物纤维进行收集,从而提高清理水中植物纤维的效率,粘附球通过惯性在连接球的内部从通孔内部之间散出,通过弧形杆转动产生的水流使得粘附球外端的还原铁粉粘附在植物纤维表面,通过磁铁块将粘附有还原铁粉的植物纤维进行吸附,从而进一步提升清理效果。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气转离心技术的植物纤维清理悬浮球,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开凿有添加孔,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开凿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内部填充有溶解液,所述溶解液内部含有纤维素消化菌,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软管,所述软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吸附球,所述吸附球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锥形杆,多个所述锥形杆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防滑球,所述吸附球的内部开凿有通道,多个所述锥形杆之间通过通道相互连接,所述吸附球的内部开凿有反应腔,所述反应腔位于通道的内侧,所述反应腔内部填充有泡腾崩解剂,所述反应腔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位于泡腾崩解剂的上侧,所述吸附球的外端固定连接有一对进水孔,所述进水孔与反应腔相通,当吸附球悬浮在水中时,水通过进水孔进入反应腔的内部并与泡腾崩解剂反应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气体,通过二氧化碳气体的驱动使得吸附球在水中旋转,通过吸附球外端的锥形杆将水中的植物纤维缠绕在吸附球的外端,对水中的植物纤维进行收集处理,通过防滑球减少缠绕好的植物纤维在吸附球的外端脱落,溶解液通过软管进入通道的内部,通过通道均匀分散至锥形杆的内部,溶解液内部的纤维素消化菌通过反渗透膜对吸附球外端的植物纤维进行溶解,从而对水体进行修复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潜,未经郭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06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