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有机玻璃板材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0827.7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5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小二;周红学;章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新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120/14 | 分类号: | C08F120/14;C08F2/44;C08K9/02;C08K3/2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李小霞 |
地址: | 242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有机玻璃 板材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有机玻璃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
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75-90%,引发剂0.5-2%、脱模剂0.5-1%、纳米二氧化钛5-20%、磷钼酸铵0.5-10%和表面活性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有机玻璃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醋75%,引发剂1%、脱模剂1%、纳米二氧化钛15%、磷钼酸铵7%和表面活性剂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有机玻璃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醋80%,引发剂1%、脱模剂1%、纳米二氧化钛10%、磷钼酸铵5%和表面活性剂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有机玻璃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百分比的原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醋90%,引发剂0.5%、脱模剂0.5%、纳米二氧化钛6%、磷钼酸铵2%和表面活性剂1%。
5.一种抗菌有机玻璃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有机玻璃板材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预聚合
首先向聚合反应釜中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高温引发剂和脱模剂,并搅拌均匀,加热至沸腾并维持物料呈沸腾状态,物料粘度和比重均达到预设值时开始冷却,维持搅拌并冷却到常温,制得预聚料浆液;
(2)、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制备
利用固相研磨法制备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将一定质量比的纳米二氧化钛和磷钼酸铵混合,经粉碎机粉碎后倒入研钵,研磨20-30min,得黄色粉末即敏化二氧化钛;
(3)、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制备
将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钛及表面活性剂加入到100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中,搅拌均匀,后经超声波分散制得一定浓度的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
(4)、制浆、灌模、水相聚合和高温熟化
将一定质量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转移至搅拌釜,加入辅料、预聚料浆液,进行搅拌、真空除空气、灌模,放入60℃水浴聚合,后转移至120℃高温熟化制得抗菌亚克力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有机玻璃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所述改性纳米二氧化钛制备是通过添加适量的磷钼酸铵作为光活性敏化剂,使其以物理吸附于二氧化钛颗粒表面而延伸二氧化钛激发波长范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有机玻璃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纳米二氧化钛和磷钼酸铵的质量比范围为1:0.1至1:0.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有机玻璃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改性纳米二氧化钛添加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质量的1%-5%,所述步骤(3)中所用的表面活性剂为731A、Tween-80、Tritonx-100中的一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质量的1%-3%。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菌有机玻璃板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改性二氧化钛纳米分散液的添加量为甲基丙烯酸甲酯熟料的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新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新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082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瓶盖自动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细度石墨烯油性树脂浆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