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式泵固定阀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1315.2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98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马武宪;傅杰;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卓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 |
代理公司: | 西安佳士成专利代理事务所合伙企业(普通合伙) 61243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式泵 固定 | ||
本发明属于石油采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式泵固定阀,包括本体、转接头,本体呈筒型且内壁设有四段式台阶孔,台阶孔内分别设有圆形的固定板、阀球、密封套、转接头的压紧端,通过阀球、密封套之间密封开合实现将下方的原油抽至上方完成原油泵出。本发明用机械式刚性密封和柔性材料的双重密封的方式解决了原有固定阀下冲程时油液体流失,上冲程时阀球对液体造成扰动减少液体的进入量因而降低泵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采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管式泵固定阀。
背景技术
石油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有着难以替代的重要贡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广泛的作用与功能,衣食住行工业航天军事等均离不开石油及其衍生品。
管式泵是有杆抽油泵的一种,其特点是把工作筒(外筒和衬套)在地面组装后接在油管下部先下入井内,然后投入固定阀,最后把活塞接在抽油杆柱下端下入泵筒。管式泵由于它泵径较大,排量大,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泵筒壁厚,承载能力大,因此,管式泵被大量应用于各个油井油田。
管式泵由工作筒、活塞、游动阀、固定阀等组成。其中,工作筒:包括外管、衬套和压紧接箍。活塞:是由无缝钢管制成的中空圆柱体,两头车有螺纹,以便连接其他零件。游动阀:也叫排出阀,由阀球、阀座、阀罩组成,装在活塞上端。固定阀:也叫吸入阀,由阀座、阀球和阀罩组成,装在活塞下端。
固定阀或者说吸入阀,是管式泵的主要部件,安装在泵筒上。上冲程中井内液体通过它吸入泵内,起到保证液体单方向流动的作用。现有的固定阀存在如下缺点和不足:1、密封座是靠上下端面挤压式来达到密封座与本体之间的密封,这就要求密封座上下端面和与其配合的零件端面的平行度、光洁度和安装要求极高。在实际使用中易造成冲蚀从而造成泄漏;2、固定阀采用钢球式自封式的机械密封,在上冲程液体进入时阀球会进行无规律的旋转而对液体造成扰动减少液体的进入量;3、当下冲程阀需要关闭时,因阀球在固定阀内位置随机,从而阀球准确回位的时间较长,产生液体流失,降低泵效。
因此,急需一种新式固定阀解决这一原油液体流失,降低泵效的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式泵固定阀,它用一种机械式刚性密封和柔性材料的双重密封的方式解决了原有固定阀下冲程时油液体流失,上冲程时阀球对液体造成扰动减少液体的进入量因而降低泵效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泵固定阀,包括本体1、转接头2,本体1呈筒型且内壁设有四段式台阶孔,四段式台阶孔自上而下分别为第一台阶孔3、第二台阶孔4、第三台阶孔5、第四台阶孔6;第一台阶孔3内设有固定板7,固定板7设有通孔8,通孔8内设有轴套9,轴套9内设有延轴向上下滑动的定位轴10,固定板7上还设有出油孔11用于液体自上方出入第一台阶孔3;第二台阶孔4内设有阀球12,第二台阶孔4的孔径与阀球12的直径相等,第二台阶孔4的深度小于阀球12的高度,阀球12上端紧固连接定位轴10的下端;第三台阶孔5内设有密封套13,密封套13外径与第三台阶孔5内径相等,密封套13的内径小于阀球12的直径,密封套13的高度大于第三台阶孔5的深度;第四台阶孔6内设有转接头2的压紧端,转接头2的压紧端向上压紧密封套13的下端面;定位轴10、阀球12、第二台阶孔4、密封套13同轴;第一台阶孔3的深度不小于阀球12的高度,第一台阶孔3的孔径大于阀球12的直径,定位轴10的长度不小于第一台阶孔3的深度。
优选的,所述阀球12的外圆周表面水平设有第一环形凹槽14,第一环形凹槽14内设有柔性密封圈15。
更优的,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4位于阀球12的最大水平切面处。
更优的,所述柔性密封圈15与第二台阶孔4接触的密封部设有环形水平分布的多层密封片16。
更优的,所述第二台阶孔4内壁与柔性密封圈15接触的密封处设锥度17,锥度17大口方向向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卓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卓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13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