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BIM+全息投影的工程测量放线试验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1358.0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547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邵如平;黄一粟;张啟福;肖俊菁;王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润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刘畅;夏平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im 全息 投影 工程 测量 放线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基于BIM+全息投影的工程测量放线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数控底座(1)和全息投影装置(7),数控底座(1)上设置有独立数控可升降台(2-1)组成的升降阵列(2)模拟出放线场地凹凸不平环境,各独立数控可升降台(2-1)的上表面有全息纱布(3),全息投影装置(7)由步进电机结构控制升降;
所述步进电机结构包括电动伸缩滑轨(4)、横杆滑轨(6)、传送履带和步进电机(5),电动伸缩滑轨(4)为4根,在数控底座(1)的四个顶点按顺时针方向分别设置2根、1根、0根和1根;横杆滑轨(6)为2根,每根横杆滑轨(6)分别横向固定在相邻两根电动伸缩滑轨(4)的顶端;电动伸缩滑轨(4)和横杆滑轨(6)上覆有传送履带,传送履带受步进电机(5)提供动力运转;全息投影装置(7)设置在传送履带上,实现纵向和横向的位移;
所述全息投影装置(7)为装置盒,正面设置有半球形突出镜头(10),半球形突出镜头(10)内设置有全息投影仪(11)和摄像头(12);所述摄像头(12)集成图像识别模块,装置盒内集成wifi通信模块,信号采集模块,音频采集模块;
信号采集模块采集场地图像数据,场地图像数据通过图像识别模块比对,确定场地是否有硬物遮挡;若有硬物遮挡,场地图像数据通过wifi通信模块传输到PC端的BIM模型之中;在PC端人工设定新的放线方案,直至绕过障碍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投影装置(7)在其底部开有网孔(8),网孔(8)内设置有扬声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息投影装置(7)的后侧设置有屏幕(9)。
4.一种基于BIM+全息投影的工程测量放线试验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导入场地CAD图纸,创建放线场地基座的等比例缩尺BIM模型;
步骤2.基于BIM模型放样基准点位置,在Revit软件中画出场地的轴线,建筑轮廓线,在模型中是实现虚拟放线;
步骤3.开启方形数控底座,将BIM模型及确定的放线方案传输到装置盒中,升降阵列(2)的各独立数控可升降台(2-1)依据BIM地模模型自主升降,模拟出放线场地凹凸不平环境;
开启全息投影仪(11),投射出包含轴线、轮廓线的网格线;同时开启摄像头(12);
步骤4.启动步进电机控制装置,升起4根电动伸缩滑轨(4),步进电机(5)通过传动履带控制横杆滑轨(6)在z轴上的移动到设定高度,步进电机(5)通过传动履带进一步控制两个全息投影装置(7)在x轴、y轴水平方向达到设定位置;开启全息投影仪(11),分别从x轴,y轴方向投射场网格线到底座全息纱布上;
步骤5.摄像头将光像转化为电信号,通过哈希算法计算像素点上的灰度值,判断升降阵列上是否有硬物遮挡,如有遮挡,通过wifi模块将硬物遮挡的场地图像传回电脑,在Revit中改变放线方案,将新的放线方案传递给装置盒,控制步进电机调整全息投影装置位置,完成新的放线;
步骤6.重复步骤4-5,调整放线方案,步进电机(5)控制全息投影仪(11)移动到最佳投影位置,放线完成,实现瞬时放线工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各独立数控可升降台(2-1)模拟放线现场地凹凸不平环境,并自主升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如果场地上有硬物遮挡,全息投影仪(11)旁边的摄像头通过图像识别的方式检测到遮挡物,将拍摄的x轴,y轴两个方向上的图片通过wifi通信模块传输到BIM模型中,在模型中绘制出遮挡物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摄像头全程拍摄记录操作过程,并保存在SD卡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润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润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13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隐空间邻域聚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图谱融合方法
- 下一篇:脑部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