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屏蔽钢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1994.3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162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吕钢;李晓范;王安;李恺;郑艳明;黄建强;任宽;翟建;王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F5/12 | 分类号: | G21F5/12;G21F5/14;G21F5/008;G21F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屏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屏蔽钢箱,其包括长方体结构的钢箱,所述钢箱可拆卸连接有箱盖,所述钢箱内设置有用于装载固化物废物桶的屏蔽盒,所述屏蔽盒上可拆卸连接有顶盖,所述屏蔽盒与顶盖均为性质稳定的金属,所述钢箱内设置有保持屏蔽盒与钢箱之间相对位置稳定的压紧件。本发明具有提高现有放射性固体废物运输钢箱屏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乏燃料运输包装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屏蔽钢箱。
背景技术
目前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运输用钢箱结构设计、尺寸均按照EJ1076-2014标准执行。国内核设施场内使用遵循此标准钢箱,对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进行包装、运输和处置。
申请公布号为CN106646584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屏蔽箱,包括:箱体和屏蔽门,屏蔽门安装在箱体上;箱体和屏蔽门均由屏蔽层构成,屏蔽层包括第一屏蔽层、第二屏蔽层、第三屏蔽层和第四屏蔽层;其中,第一屏蔽层的材质为铅,用于屏蔽环境中的伽马射线;第二屏蔽层设置于第一屏蔽层的内侧,第二屏蔽层的材质为镉,用于吸收铅K壳层特征X射线和屏蔽箱内的低能散射射线;第三屏蔽层设置于第二屏蔽层的内侧,第三屏蔽层的材质为不锈钢,用于吸收镉的K壳层X射线;第四屏蔽层设置于第三屏蔽层的内侧,第四屏蔽层的材质为聚乙烯。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水泥固化方式对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进行处理,并形成200L钢桶形式固体废物,再装进固体废物运输容器中进行转运。随着核能技术的发展,废物桶表面的剂量逐步提升,放射性超标废物桶逐年增多,若仍采用EJ1076-2014标准的普通钢箱,钢箱表面剂量率将超出国家标准要求,会对人员、环境造成影响。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使用现有的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运输YB-II型钢箱已无法满足高剂量水平的废物运输作业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屏蔽钢箱,其具有提高现有放射性固体废物运输钢箱屏蔽的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屏蔽钢箱,包括长方体结构的钢箱,所述钢箱可拆卸连接有箱盖,所述钢箱内设置有用于装载固化物废物桶的屏蔽盒,所述屏蔽盒上可拆卸连接有顶盖,所述屏蔽盒与顶盖均为性质稳定的金属,所述钢箱内设置有保持屏蔽盒与钢箱之间相对位置稳定的压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化物废物桶放入屏蔽盒后使用顶盖将屏蔽盒开口遮盖,将屏蔽盒放于钢箱内,使用压紧件将屏蔽盒和钢箱压紧连接,避免钢箱运输过程中,屏蔽盒与钢箱之间的相对移动,增强屏蔽钢箱的辐射屏蔽性能,满足辐射防护的要求,该方案的结构简单,制造工艺简单,使用便捷,操作方式与原钢箱基本一致,制造成本较低,成套使用时,仍满足EJ1076-2014标准的各项要求;整体设计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更换且生产成本较低
当放射剂量增大时,原有的固化物废物桶表面的辐射剂量增加,原有钢箱表面的剂量率将超出国家标准要求,需要报废原有的钢箱,更换新的钢箱,新型钢箱的研讨、设计和试验的周期长,需要考虑各方面的综合要求;而增设该屏蔽钢箱能保持固化物废物桶的行业运输标准技术要求不变,普通YB-II型钢箱可直接使用,保持YB-II型钢箱原设计结构、吊装、运输作业方式不变,同时钢保证箱满足使用规范。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屏蔽盒包括长方形的底板,所述底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相对设置的横板;所述底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设有相对设置的纵板;
所述纵板沿底板周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板连接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底板、横板、纵板固定连接组成屏蔽盒,屏蔽盒拼接后固定成型,便于生产制造。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纵板和横板之间焊接连接,所述纵板和横板连接处且屏蔽盒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焊缝,屏蔽盒内、外侧面的焊缝位置相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19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