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扶手电梯盖板处人流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2031.5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56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波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蓝水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K13/00 | 分类号: | A47K13/00;A47K13/24;A47K13/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凯伟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627 | 代理人: | 贾培军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寮***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扶手 电梯 盖板 人流 监测 方法 | ||
1.一种扶手电梯盖板处人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实时检测预设检测区域内扶手电梯的盖板处乘梯人员与预定位置之间的乘梯人员实际距离矩阵;
步骤二、将所述乘梯人员实际距离矩阵转化为乘梯人员相对于预定参考面的乘梯人员水平距离矩阵;
步骤三、将所述乘梯人员水平距离矩阵与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提前标定的人员倾倒标准距离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并得到第二相似度值;其中,所述人员倾倒标准距离数据包括乘梯人员摔倒时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的标准距离矩阵、乘梯人员拥挤时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的标准距离矩阵和乘梯人员踩踏时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的标准距离矩阵;
步骤四、将所述第二相似度值与预设的第二标准相似度阈值作比对,并判断所述第二相似度阈值是否不小于所述第二标准相似度阈值;
步骤五、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生成乘梯人员倾倒警示指令;
步骤六、将所述乘梯人员倾倒警示指令发送至扶手电梯的扶手电梯主控制器,所述乘梯人员倾倒警示指令用于控制扶手电梯停止运行并通知救护人员对乘梯人员进行救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扶手电梯盖板处人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乘梯人员水平距离矩阵与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提前标定的人员倾倒标准距离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并得到第二相似度值,具体包括:
(1)在乘梯人员摔倒时,提前标定人体表面特征点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的水平距离矩阵,作为乘梯人员摔倒时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的标准距离矩阵;在乘梯人员拥挤时,提前标定人体表面特征点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的水平距离矩阵,作为乘梯人员拥挤时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的标准距离矩阵;在乘梯人员踩踏时,提前标定人体表面特征点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的水平距离矩阵,作为乘梯人员踩踏时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的标准距离矩阵;
(2)将所述乘梯人员水平距离矩阵与乘梯人员摔倒时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的标准距离矩阵、乘梯人员拥挤时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的标准距离矩阵和乘梯人员踩踏时相对于所述预定参考面的标准距离矩阵进行比对分析,并得到所述第二相似度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扶手电梯盖板处人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表面特征点包括人体脸部鼻子、嘴巴、下巴、脖子、人体头部背面、人体颈部背面、人体肩部、胳膊、和/或手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扶手电梯盖板处人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一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光发射器和光学成像镜头安装于扶手电梯的扶手带出入口处下方,面向扶手电梯的盖板,扶手电梯的盖板处为预设检测区域;
(2)通过调制器向光发射器产生调制信号,由光发射器向外发射经调制的检测光束;
(3)光发射器发射的检测光束遇到扶手电梯的盖板处的乘梯人员时,经扶手电梯的盖板处的乘梯人员反射向光学成像镜头;
(4)位于光学成像镜头后侧的感光探测器点阵通过光学成像镜头接收反射光束,并通过反射光束和发射光束之间的相位差和调制周期,基于公式计算得到反射光束的扶手电梯的盖板处的乘梯人员与接收该反射光束的感光探测器点阵中对应感光探测像素点之间的实际距离,基于该实际距离形成所述扶手电梯的盖板处的乘梯人员与预定位置之间的实际距离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扶手电梯盖板处人流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二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预定参考面选择为感光探测器点阵所在平面,并在所述预定参考面上建立平面坐标系,其中坐标原点为穿过光学成像镜头光学中心的法线与预定参考面的交点,坐标原点与光学中心之间的距离记为O`F;
(2)将反射光束的扶手电梯的盖板处的乘梯人员与接收该反射光束的感光探测器点阵中对应感光探测像素点之间的实际距离通过如下公式转化为该扶手电梯的盖板与所述预定参考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其中,QQ`为反射光束的扶手电梯的盖板处的乘梯人员与接收该反射光束的感光探测器点阵中对应感光探测像素点之间的实际距离,(x`,y`)为该对应感光探测像素点在预定参考面的平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蓝水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蓝水花智能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203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核壳结构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扶手电梯盖板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