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及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2196.2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8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柯汉兵;劳星胜;陈凯;肖颀;黄崇海;林原胜;柯志武;张克龙;赵振兴;魏志国;代路;王俊荣;柳勇;李勇;杨小虎;苟金澜;戴春辉;吴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1/03 | 分类号: | F28D1/0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吕伟盼 |
地址: | 430205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印刷 电路板 换热器 流体 通道 结构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以及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包括: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的多组流体管路,每组所述流体管路包括: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且彼此连接的多个流体流道和扩张腔,其中,所述扩张腔的宽度大于所述流体流道的宽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通过在流体通道结构中设置断续的扩张腔结构,利用扩张腔消减脉动的能力,达到了降低流体通道流动脉动并减弱由流体脉动引起的管路振动和流体噪声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电路板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及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流体换热系统中,流体脉动会激励管路系统振动,并且流体噪声会向管外传播。传统的橡胶隔振器对高频振动有较好隔离能力,但对由流体脉动激励引起的宽频振动难以实现全频段的振动减弱。当前通过在管路中安装流体脉动衰减器来消减流体脉动,以使流体脉动引起的管路振动和流体噪声减弱。但是在管路中安装流体脉动衰减器占用系统空间,影响系统布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流体脉动引起的管路振动和流体噪声的缺陷,实现无需专门安装流体脉动衰减器即可减弱管路中的振动和流体噪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包括: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的多组流体管路,每组所述流体管路包括:沿所述流体通道结构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且彼此连接的多个流体流道和扩张腔,其中,所述扩张腔的宽度大于所述流体流道的宽度。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每组所述流体管路中的所述扩张腔构造成相对于所述流体流道的轴线镜像对称的结构。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所述扩张腔的沿所述宽度方向彼此相对的相对表面共同围成多边形形状。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所述扩张腔的沿所述宽度方向彼此相对的相对表面形成圆弧面。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还包括流体流量分配腔,平行设置的多组所述流体管路设置在所述流体流量分配腔内。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所述流体流量分配腔沿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相对两端面分别构造成起伏状表面。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所述流体流量分配腔的相对两端面的形状分别为连续的曲面形状。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所述曲面的各波谷位置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扩张腔对应设置,所述曲面的各波峰位置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流体流道的入口对应设置。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还包括流体入口管和流体出口管,所述流体入口管和所述流体出口管分别与所述流体流量分配腔构造成起伏状表面的相对两端面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印刷电路板换热器,包括如上所述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印刷电路板换热器的流体通道结构,通过在流体通道结构中设置断续的扩张腔结构,利用扩张腔消减脉动的能力,达到了降低流体通道流动脉动并减弱由流体脉动引起的管路振动和流体噪声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未经武汉第二船舶设计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21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