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上风电场内鸟类多样性监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2520.0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13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威;徐海根;杨波;于丹丹;李佳琦;伊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39/022 | 分类号: | A01K39/022;A01K39/014;A01K31/12;H04N5/33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吴斌林 |
地址: | 21004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上 场内 鸟类 多样性 监测 装置 | ||
1.一种海上风电场内鸟类多样性监测装置,包括海上风电场(1)以及安装在海上风电场(1)上的监测装置(2)和海水净化器(3),其特征是:所述监测装置(2)包括固定连接在海水风电场(1)上的监测箱(4),所述监测箱(4)内侧设有休息腔(5),所述休息腔(5)底部设有第一假媒(6),所述监测箱(4)上端内侧设有固定连接在休息腔(5)上端后壁上的红外相机(7),所述监测箱(4)中端内侧设有固定连接在休息腔(5)中端后壁上的声音播放器(8),所述监测箱(4)内侧底部设有饮水装置(9),所述饮水装置(9)包括盆底(10)和蓄水瓶(11),所述盆底(10)内侧设有蓄水腔(12),所述盆底(10)后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前端内侧固定连接有导向管(14),所述蓄水瓶(11)下端设有滑动连接在所述导向管(14)内侧的瓶口(15),所述蓄水瓶(11)上端外侧设有固定连接在所述盆底(10)上端后侧的保护壳(16),所述蓄水瓶(11)上端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凸缘部(17),凸缘部(17)内侧中心位置开有通道孔(18),所述通道孔(18)下端外侧设有与所述凸缘部(17)接触连接的密封板(19),所述密封板(19)上端四周开有若干个均匀设置的容纳槽(20);
若干个所述容纳槽(20)内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导向杆(21),所述导向杆(21)上端外侧滑动连接有开在所述凸缘部(17)上的滑动孔(22),所述容纳槽(20)内设有滑动连接在导向杆(21)外侧的弹簧(23),所述密封板(19)下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24)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5),所述挤压板(25)下端固定连接有密封塞(26),所述密封板(19)上端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27)的一端,所述蓄水瓶(11)上端设有开在所述第二连接杆(27)外侧的第三通道孔(28),所述第二连接杆(2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通道孔(28)固定连接在所述保护壳(16)内侧顶部,所述密封板(19)内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管(29),所述密封管(29)上端内侧密封连接有密封片(30),所述密封片(30)上端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密封头(31),所述密封头(31)四周设有开在所述密封片(30)上的漏水孔(32),所述密封管(29)上端内侧滑动连接有连接管(33),所述连接管(33)下端内侧固定连接有连接片(34),所述连接片(34)内侧中心位置开有与所述密封头(31)过盈配合的流通孔(35),所述连接管(33)中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蓄水瓶(11)上端内侧,所述连接管(33)上端外侧设有开在所述保护壳(16)上端的第二通道孔(36),所述连接管(33)上端密封连接有进水管(37)的一端,所述进水管(37)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有海水净化器(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场内鸟类多样性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海水净化器(3)包括水泵(38)以及安装在海上风电场(1)上的蒸发箱(39)和集水箱(40),所述蒸发箱(39)上端密封中心位置密封连接有收集管(41)的一端,所述收集管(41)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有冷凝管(42)的一端,所述冷凝管(42)的另一端密封连接有集水箱(40),所述集水箱(40)下端内侧与所述进水管(37)密封连接,所述水泵(38)的进水端密封连接有抽水管(43)的一端,所述抽水管(43)的另一端设置在海平面下,所述水泵(38)的出水端密封连接有加水管的一端,所述加水管的另一端密封连接在所述蒸发箱(39)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风电场内鸟类多样性监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抽水管(43)下端外侧固定连接有漂浮在海平面上的漂浮板(45),所述漂浮板(45)下端设有固定连接在抽水管(43)外侧的配重块(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未经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252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路板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助眠酵素及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