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的部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2558.8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3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乐;夏代玲;陈志伟;阮云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桔子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2 | 分类号: | B60L53/12;B60L53/30;B60L53/00;B60L58/12;H02J5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郭浩辉;麦小婵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车 无线 充电 部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的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别出常见的拥堵路段;无线充电桩的铺设;无线充电桩和已有的固定充电桩通过注册过程,向app注册功充电功率、覆盖范围参数,同时手机app与车载系统相连;电动出租车上安装无线充接收器及传感器,当电动汽车靠近无线充电装置时,车载系统向手机app发送通知,当手机app接收到通知且当前无线充电桩没有为其他车辆提供充电服务时,手机app会提醒司机手动开启充电或者选择自动接入,并开启自动计费;当多个充电桩切换时,同上过程;app统计参考数据,计算出满足电动出租车充电需求的路线,为司机提供较为经济的出行路线方案以供选择。本发明通过该部署方法,具有提高无线充电利用率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的部署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持有量持续攀升,但由于传统燃油会产生大量尾气,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为了保护环境和节约能源,正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但就目前而言,电动汽车的推广仍面临着很多挑战,而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作为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怎么合理的部署电动汽车充电设备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有很多科研机构和公司对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研究目前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有线充电方式和无线充电方式。无线充电技术的原理就是在不通过实体链接的情况下,通过电磁场或电磁波等方式来为用电设备进行充电,目前常用的无线充电方式有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和无线电波式。目前电磁感应技术已经实现了大规模的量产。目前,针对无线充电方式的主要有静态无线充电,动态无线充电,和准动态无线充电。静态无线充电技术是在电动汽车停止时给汽车充电,适合于停车场、商场、居民区等应用场合;动态无线充电则是在汽车行驶过程中给汽车充电,能持续为汽车提供能量,允许电动汽车搭载较小容量的电池;准动态无线充电是指在电动汽车短时间停靠的地方,如交通信号灯,拥塞路口处给电动汽车提供充电。
出租车是现代公共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石油资源的缺乏,传统出租车正在逐渐被电动出租车所替代。而出租车的盈利主要是依靠有效的调度。目前对于电动出租车来说,有效调度主要依赖于出租车巡航时间、出租车低电量状态下到充电桩充电所需距离以及充电所需时间三方面的因素。
目前的充电桩需要去固定位置充电,这需要耗费时间寻找充电桩,在电动出租车无法满足下一次续航时不能搭载乘客,无法带来收益。且有线设备电路容易老化,容易受到损害,无线充电即可避免。为了提高无线充电的利用率,降低电动出租车在拥堵路段没电的问题,需要一种对无线充电的部署调度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的部署方法,通过对无线充电的合理部署,提高了电动出租车的续航能力以及载客时长,使得无线充电的利用率最大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动车无线充电的部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判别出常见的拥堵路段;依据公安部对拥塞路口和拥堵路段的定义,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外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m,或车辆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3次绿灯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塞路口,拥堵路段定义为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1km的状态。交通拥堵的定义说明了交通拥堵的本质,但不能直接用于交通拥堵的判定。目前常用于判定交通拥堵的指标主要采用汽车的行驶速度,路面占有率和交通流量。
S2、无线充电桩的铺设:根据判别出城市中的常见拥堵路段,再对该常见的拥堵路段铺设地下无线充电桩;无线电动桩铺设的间隔距离根据具体的无线充电桩的充电速度、具体充电桩的配置参数进行确定;
S3、无线充电桩和已有的固定充电桩通过注册过程,向app注册功充电功率、覆盖范围参数;同时手机app与车载系统相连,以接收车载系统关于无线充电桩的存在与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桔子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桔子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25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