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尿素解吸废液氨氮减排及废水回用设备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2913.1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周少奇;张战利;周晓;胡菁;黄志亮;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16;C02F101/20;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尿素 解吸 废液 氨氮减排 废水 设备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尿素解吸废液氨氮减排及废水回用设备及使用方法,所述设备包括多介质催化吸附过滤器、循环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分离器、加氯反应器、引射器、气体分离器和加药箱;所述多介质催化吸附过滤器、循环水箱、第一水泵、引射器、分离器依次连接;所述分离器的入端通过管道与循环水箱连接,分离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加氯反应器的输入端连接;加氯反应器的输出端与引射器输入端连接;所述加药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气体分离器的输出端和第二水泵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肥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尿素解吸废液氨氮减排及废水回用设备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化肥生产(尿素、氯铵、硝铵、碳铵)与消费第一大国,化肥在农业粮食增产中的作用占50%左右,由化肥增产的粮食能养活全国约一半的人口,这使我国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0%的人口。通过以粉煤为原料气化的合成氨工业制取的尿素是氮含量最高、使用量最多的氮肥品种,在我国被广泛使用。然而,在合成氨工业、尿素制取及氮肥生产过程中,合成气分离利用、污染气体减排与氨氮废水处理已成为制约该行业发展的世界性环保难题。化肥含氮、含磷废水不经过有效处理,最后排入江河湖海,将引起环境问题。因此,在氮肥生产过程中,如何从源头控制污染气体和氨氮废水减排,对环境健康有着重要意义。
尿素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反应生成水,加上外部引入水和水蒸气,这些水最后均被带入蒸发工段蒸发并冷凝成为解析废水。废液中含有部分尿素、氨、二氧化碳及缩二脲等物质,如果直接外排,废液中的氨氮将会给水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一直是化肥企业重点治理项目。尿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并且其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和氧化物会对后续工艺中的设备造成污堵和腐蚀、生产过程能源消耗高和尿素回收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近年来,尿素废液处理工艺也在不断的改进,最初使用的是水解解析工艺,它只能处理20 m3/h的废液,但是不能分解工艺废液中的尿素。处理后的废水也不能够直接进行使用,还需要再做处理。2011年使用水解汽提工艺,它的处理能力为25 m3/h。2012年对处理工艺做出了进一步的改善,采用了二氧化碳汽提工艺尿素装置,它使用2.5 MP 的水解来对废液进行解析,装置处理能力得到了提高,达了35 m3/h (胡捷,2019)。然后,这些工艺都存在能耗过高,建造费用高,处理能力低的缺点。为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低能耗,经济适用的尿素解吸废液氨氮减排及废水回用方法和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尿素解吸液直接进入环境中的氨氮负荷、降低了综合废水的碳氮比、氨氮含量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尿素解吸废液氨氮减排及废水回用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氨氮负荷,处理后的废水可以作为循环水补水回用。
本发明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一种尿素解吸废液氨氮减排及废水回用设备,包括多介质催化吸附过滤器、循环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分离器、加氯反应器、引射器、气体分离器和加药箱;
所述多介质催化吸附过滤器、循环水箱、第一水泵、引射器、分离器依次连接;
所述分离器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循环水箱连接,分离器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加氯反应器的输入端连接;加氯反应器的输出端与引射器输入端连接;
所述加药箱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与气体分离器的输出端和第二水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多介质催化吸附过滤器、循环水箱和气体分离器的输入端均有冷却水输入。
优选的,所述水泵需调控循环水箱水中尿素、氨以及蒸汽气相中NH3和CO2浓度,使液相浓度大于气相, 浓度高有利于较快解析出NH3和CO2 , 离平衡点越远, 推动力越大,越有利于水解和解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科学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州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2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