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能量伴爆增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2920.1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25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义和;阳世清;崔伟峰;胡天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3/00 | 分类号: | C08L63/00;C08L75/02;C08L77/10;C08K3/08;C06B23/00 |
代理公司: | 长沙国科天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3225 | 代理人: | 邱轶 |
地址: | 41007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能量 增压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能量伴爆增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伴爆增压材料包括基体、增强体、添加剂和增塑剂;所述材料以高分子树脂为基体,以金属网或纤维为增强体;所述基体、增强体、添加剂和增塑剂的质量比为(3.5~7.0):(14.0~21.0):(70.0~72.0):(4.0~8.0);该制备方法包括:S1按质量比称取基体、添加剂和增塑剂,制备浆料;S2将浆料与增强体复合并进行恒温老化,得到伴爆增压材料。本发明提供的伴爆增压材料从复合材料的设计入手,在不增加总用药量的情况下可大幅度提高材料能量释放效能,实现高能钝感化,并赋予材料足够的力学强度;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所制备材料的伴爆增压效果明显,可用作壳体换代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含能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能量伴爆增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单质炸药的TNT(三硝基甲苯)当量一般只有TNT的1~1.8倍,即便是混合炸药也很难超过2.5倍,2.5倍以上即为高当量,增加炸药爆炸当量的途径主要依靠的是炸药用量的增加和炸药当量的提高。近年的研究表明,采用炸药用量的增加和炸药当量的提高方式带来的能量增量是有限的,同时还会带来一系列其他问题,如敏感性剧增、安全性降低,以及成本剧增等等。在常规炸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的情况下,通过开发新型炸药来提升当量其现实意义也不明显。技术的发展对壳体材料也提出了更高得要求,比如需要更强的力学性能、更高的材料密度和更高的能量密度,使之在爆炸时能够很快地从坚实的结构材料转化成大比表面的微细粉体材料,被引爆后释放出大量能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能量伴爆增压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炸药能量增量有限、敏感性剧增、力学性能差等缺陷,实现从复合材料的设计入手,在不增加总用药量的情况下能大幅度提高其能量释放效率,还能实现材料的高能钝感化,并赋予材料足够的力学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高能量伴爆增压材料,所述材料包括基体、增强体、添加剂和增塑剂;所述材料以高分子树脂为基体,以金属网或纤维为增强体;所述基体、增强体、添加剂和增塑剂的质量比为(3.5~7.0):(14.0~21.0):(70.0~72.0):(4.0~8.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高能量伴爆增压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质量比(3.5~7.0):(14.0~21.0):(70.0~72.0):(4.0~8.0)称取基体、增强体、添加剂和增塑剂,将基体、添加剂和增塑剂混合均匀,得到浆料;
S2:将所述浆料与所述增强体复合,进行恒温老化,得到高能量伴爆增压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1、本发明提供的高能量伴爆增压材料包括基体、增强体、添加剂和增塑剂;该材料以高分子树脂为基体,以金属网或纤维为增强体;基体、增强体、添加剂和增塑剂的质量比为(3.5~7.0):(14.0~21.0):(70.0~72.0):(4.0~8.0)。该伴爆增压材料从复合材料的设计入手,在不增加总用药量的情况下可大幅度提高材料能量释放效能,实现高能钝感化,并由于增强体的使用赋予了材料足够的力学强度。
2、本发明提供的高能量伴爆增压材料制备方法首先按质量比称取基体、添加剂和增塑剂,制备浆料,然后将浆料与增强体复合并进行恒温老化,制备伴爆增压材料。该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所制备的材料伴爆增压效果明显,适用于各种壳体换代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表,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29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