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玫瑰单胞菌Roseomonas sp.M0104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3144.7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3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潘信利;李菲;胡文进;黄媛林;李喆;陆璐;王巧贞;黄庶识;姜发军;赖俊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02F3/34;B09C1/10;A01P21/00;C12R1/01;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正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72 | 代理人: | 张丽 |
地址: | 530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玫瑰 单胞菌 roseomonas sp m0104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修复技术领域,通过活性筛选的方法从广西钦州红树林土壤中分离得到一种具有耐受重金属铅的有益菌株,经鉴定,该菌株为玫瑰单胞菌新菌株Roseomonas sp.M0104。本发明进一步研究了上述菌株的发酵条件、对重金属铅的吸附和耐受能力,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其能够耐受大于600mg/L的重金属铅离子。对水中重金属铅离子的去除率达到84.2%;同时对植物无毒害作用并能促进种子的萌发,将该菌应用于重金属污染修复上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和环境兼容性好的优点,对解决目前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修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玫瑰单胞菌Roseomonassp.M0104 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日渐加重的环境污染严重破坏生态 环境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环境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对生物体具有明显的毒性, 且不易降解。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和河流,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不利影响,限制了土 地和水源的应用。铅污染是常见的污染形式,具有广泛性、持续时间长和难治理性,可对人 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骨骼系统以及血液系统等产生毒性作用,严重时会导致 死亡。因此急需研究和开发高效的土壤重金属修复制剂和治理方法。
目前已发展出的多种治理重金属污染的方法包括物理法、化学法、植物和微生物修复法。 微生物修复法相对于其它三种处理方法,具有费用低、易操作、不会造成二次污染、不破坏 生态系统、适用性广和选择性强等优点。微生物修复技术是指利用对重金属具有抗性的微生 物群,通过生物吸附、胞外沉淀、外排、生物转化或累积来降解环境中的重金属,这些微生 物能够耐受重金属的毒性,在重金属污染的环境中生长繁殖。此外,微生物特别是细菌在治 理土壤重金属修复方面应用较广。细菌具有高代谢能力和代谢活性特异性,能够与植物联用, 帮助植物应对环境中的重金属胁迫;通过产生植物激素、合成铁载体、将难溶磷转换成可溶 磷促进植物的生长;还可通过转换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促进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和吸收, 提高土壤修复效率;现有能够用于重金属修复的微生物种类较少,且修复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能够用于修复重金属的微生物种类少,且 修复效果不好,提供一种新的能够耐受并吸附重金属铅的菌株。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上述菌株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玫瑰单胞菌Roseomonas sp.M0104,所述菌株于2019年9月26日保藏于中国典型 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地址:中国,武汉,武汉大学。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761。
优选的,所述菌株的16S rDNA的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以所述的玫瑰单胞菌菌株的基因组总DNA为模板扩增其16S rDNA序列,进行测序,获取长度为1484bp的16S rDNA序列,见序列表,其与Ezclouddatabse数据库收录的相关菌株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确定该菌隶属Roseomonas菌属,与该属标准模式菌Roseomonas deserti M3同源性分别为96.18%, 与Roseomonas属的其它菌株同源性均低于96%。
所述玫瑰单胞菌Roseomonas sp.M0104为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呈杆状,不产生孢子,无 运动性。在ISP2培养基上培养3~5天后,菌落为圆形、边缘整齐、略微凸起的淡粉色菌落。 菌体生长温度范围在10~45℃,最适温度生长是28℃;pH生长范围5.0~10,最佳pH值为 7.0,可耐受1~10%的NaCl。
所述玫瑰单胞菌Roseomonas sp.M0104能够利用阿拉伯糖、脱氧-D-核糖、D-木糖、阿东 糖醇、熊果苷、水杨苷、D-麦芽糖、D-乳糖、D-海藻糖、D-棉子糖和D-岩藻糖,具有氧化酶 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含有辅酶Q-10(呼吸醌)、双磷脂酰甘油、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甘油、 磷酸类脂等(磷酸类脂),以及棕榈酸、油酸、硬脂酸等(脂肪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科学院,未经广西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31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晶PBN坩埚处理工艺
- 下一篇:一种污泥制砖生产用砖料输送式码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