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动力电池自加热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3520.2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643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方杰;刘华涛;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3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明日今典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3 | 代理人: | 王杰辉;王元腾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加热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揭示了一种动力电池自加热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电池温度、当前电量以及容量衰减均值;依据电池温度获取对应的充电内阻、放电内阻和负极温度系数;依据充电内阻以及充电电压计算出充电电流,依据放电内阻以及放电电压计算出放电电流;依据当前电量、容量衰减均值、充电电流以及负极温度系数计算脉冲充电时间;依据充电电流、放电电流和脉冲充电时间计算出脉冲放电时间;以充电电流、放电电流、脉冲充电时间以及脉冲放电时间作为脉冲参数对动力电池进行脉冲充放电,以使动力电池自加热,这样不会造成负极析锂,自加热的电池无明显容量衰减,可避免由于循环充放电导致电池寿命下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电池自加热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以石墨为负极,在低温情况下充电时,其负极很容易析锂或发生其他副反应,进而导致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下降,甚至出现严重的安全问题。因此,在低温情况下对电池充电之前,电池包的热管理系统先会对电池加热再进行充电。
目前,对于给电池加热的热管理系统,可采用外置的加热器或利用自加热技术来实现,但常见的外置加热器如PTC(Positive Thermal Coefficient)热敏电阻或液体管道等,加热效率低;而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内阻产生欧姆热,从而实现内部加热电池,例如利用脉冲放电的方式对电池自加热,这种方法需要消耗电池的电量,在电量不足时无法使用;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反复的脉冲充放电使电池温度上升,但该方法主要通过电化学阻抗谱来确定脉冲频率,用析锂和副反应的边界电压来确定充放电脉冲幅值,一方面各个频率下的析锂和副反应电压难以确定,另一方面没有考虑到电池容量衰减问题,在反复的脉冲充放电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电池容量衰减,降低电池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既不容易影响电池寿命又容易确定脉冲充放电参数的动力电池自加热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基于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动力电池自加热方法,包括:
获取动力电池的电池温度、当前电量以及容量衰减均值;
依据所述电池温度获取与所述电池温度对应的所述动力电池的充电内阻、放电内阻和负极温度系数;
依据所述充电内阻和预设的充电电压计算出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脉冲充电的充电电流,以及依据所述放电内阻和预设的放电电压计算出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脉冲放电的放电电流;
依据所述当前电量、容量衰减均值、充电电流以及负极温度系数计算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脉冲充电的脉冲充电时间;
依据所述充电电流、放电电流和脉冲充电时间计算出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脉冲放电的脉冲放电时间;
以所述充电电流、放电电流、脉冲充电时间以及脉冲放电时间作为脉冲参数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脉冲充放电,以使所述动力电池自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以所述充电电流、放电电流、脉冲充电时间以及脉冲放电时间作为脉冲参数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脉冲充放电,以使所述动力电池自加热的步骤之后,包括:
每隔预设时间段获取一次所述动力电池的第一当前电池温度,并判断所述第一当前电池温度是否达到第一指定温度;
若否,则重新计算所述动力电池的脉冲参数;
按照重新计算出的所述脉冲参数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充放电,以使所述动力电池自加热,直至所述动力电池的电池温度达到所述第一指定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以所述充电电流、放电电流、脉冲充电时间以及脉冲放电时间作为脉冲参数对所述动力电池进行脉冲充放电,以使所述动力电池自加热的步骤之后,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动力电池的第二当前电池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3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训练助行器
- 下一篇:一种钢丝绳探伤系统及其探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