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精度智能化多功能周期浸润腐蚀箱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4133.0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1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超;李晓刚;张沙沙;刘智勇;程学群;马宏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智能化 多功能 周期 浸润 腐蚀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智能化多功能周期浸润腐蚀箱,属于环境腐蚀试验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箱体、升降系统、红外加热系统、水浴恒温系统、电机升降系统、腐蚀液槽、智能注水系统、各种检测系统和电气控制面板,箱体内设置腐蚀液槽,腐蚀液槽侧面置于水浴恒温系统中。本发明可用于各类环境腐蚀模拟和加速实验室实验,本装置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智能化水平高和实验数据准确可靠的特点,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类环境腐蚀实验室及相关单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腐蚀试验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高精度智能化多功能周期浸润腐蚀箱。
背景技术
周期浸润腐蚀试验是一种国内外常用的环境腐蚀加速实验方法,主要通过在实验室控制腐蚀溶液浓度、pH、环境湿度、污染气体浓度、温度等环境参数,对金属材料进行有/无外加应力条件下进行周期性浸润腐蚀实验,适用于各类金属材料的耐蚀性的评价,具有操作简便、周期短和结果可靠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新型耐蚀金属材料的性能评估及研发。另外,根据实验溶液化学成分和其他环境参数的改变,还可用于金属涂渡层和有机涂层的耐蚀性研究。
目前已有周期浸润箱、加速腐蚀试验箱等多种试验箱,并形成相关专利。如国家专利CN201034918Y公开了“一种周期性浸润腐蚀试验箱”,该发明的特点是可以合理控制实验箱体温度和腐蚀液体的温度,但该装置无法解决经过长期时间后,腐蚀溶液由于溶液蒸发导致溶液浓缩、溶质浓度上升的缺陷,同时无法实现在环境含SO2或NOx等污染物条件下的腐蚀实验。国家专利CN201130145Y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环境控制加速腐蚀试验箱”,该发明解决了周期浸润箱无法实现多种腐蚀环境模拟的缺陷,但该发明,同时无法解决腐蚀溶液由于溶液蒸发导致溶液浓缩、溶质浓度上升的缺陷;此外,该发明虽然可以利用加湿器对箱体内部进行加湿,并对箱体内部添加各类污染性气体,但该装置无法对湿度和气体的浓度进行实施动态控制;溶液浓度、湿度、气体浓度较大的波动,极易造成偏差较大的试验结果,因此无法满足相关标准所要求的指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精度智能化多功能周期浸润腐蚀箱,可以对溶液液面高度、水浴箱温度、箱体内温度、箱体内湿度和箱体内气体浓度等环境参数的检测和自动控制,保证实现环境的精确性,提高周浸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该装置包括箱体、升降系统、智能化检测系统、智能化加注系统、水浴恒温系统、腐蚀液槽和电气控制面板,其中,箱体底部安装脚垫,箱体内由上下两层隔板自下而上分隔成实验区域、检测及升降区域和电气控制区域箱体下层包括红外加热灯管、注水管、电动阀门A、支撑杆、升降杆、排风扇、三通通气管、电动阀门B、试样架、水浴箱、电热管、温度传感器B、腐蚀液槽、液面探头和液面探头收纳装置,箱体中层包括温度传感器A、加湿器、加湿器导管、加湿器注水口、行程限位开关、行程限位开关上限位片、行程限位开关下限位片、电机、皮带、丝杆、齿轮、密封套、湿度传感器、SO2浓度传感器和NOX浓度传感器,箱体上层为设备的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包括温度控制器、湿度控制器、升降定时器、水浴温度控制器、液面控制器、SO2和NOX气体浓度控制器、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实验时间显示器和电源开关,箱体下部侧面设置注水管,注水管上安装电动阀门A,试样架通过支撑杆和升降杆连接在下层隔板上,试样架两侧的箱体内壁上安装红外加热灯管,箱体中部侧面安装加湿器,加湿器外设加湿器注水口,加湿器下部连接加湿器导管,加湿器导管穿过下层隔板,电机固定在上层隔板上,行程限位开关固定在下层隔板上部,行程限位开关上下分别设置行程限位开关上限位片和行程限位开关下限位片,丝杠支撑在上下两层隔板之间,湿度传感器、SO2浓度传感器和NOX浓度传感器固定在下层隔板上,箱体下部侧面设置三通通气管,三通通气管外部的两个支管上各安装一个电动阀门B,液面探头收纳装置固定在箱体内侧壁上,液面探头A、液面探头B和液面探头C连接液面探头收纳装置,水浴箱置于箱体下部,水浴箱内设置腐蚀液槽,水浴箱下部安装电热管和温度传感器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41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