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用电梯层门导靴啮合深度间接测量仪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5211.9 | 申请日: | 2020-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451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彬;阮一晖;曹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B21/18 | 分类号: | G01B21/18;G01B5/18;G01L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梯层门导靴 啮合 深度 间接 测量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用电梯层门导靴啮合深度间接测量仪,它包括:壳体及测量组件,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微处理器、蜂鸣器、电池、电机、螺杆、螺套、齿轮、上下伸缩杆,位移传感器,所述的测量组件由Z型连接件、测量头及薄膜压力传感器组成;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的微处理器与电机连接,第一齿轮同轴连接电机,第二齿轮通过螺杆及螺套同轴连接上下伸缩杆,所述的上下伸缩杆连接Z型连接件,所述的Z型连接件一端穿过壳体窗口与上下伸缩杆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测量头及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的位移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内并通过位移传感器伸缩杆连接Z型连接件;该测量仪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测量的数值精确度高,避免了人工测量的误差,有效保证了电梯使用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层门导靴啮合深度间接测量仪。
背景技术
电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电梯大多数事故都发生在层门处;近年来有人脚踢电梯层门、利用其它无关物体撞击层门等事件时有发生,层门运行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梯是否安全。层门导靴的啮合深度具有防止电梯层门受外力撞击后底部脱出地坎的作用,防止电梯因层门脱出地坎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而电梯使用过程中层门底部的导靴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可能会发生磨损或者移位等影响层门运行安全的情况,这会直接导致层门导靴啮合深度不够的后果,这为外力撞击层门并使层门松动或移位带来了可能,其严重后果可想而知。为保证电梯层门运行安全,电梯水平滑动层门导靴啮合深度的最小值应符合制造单位的设计要求或者型式试验报告中标识的导向装置允许的最小啮合深度尺寸。
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是利用传统的测量器具进行测量,即利用钢卷尺直接测量或者利用斜塞尺间接测量层门导靴的啮合深度,上述测量方法存在以下弊端:
1、测量位置靠近电梯层门的最底部,检测人员需近乎跪在地面进行测量,同时人的眼睛并未正视测量器具的刻度,每个人测量出来的数值都可能不同,这存在较大的人为误差。
2、电梯层门门扇的最底部与层门地坎之间距离较小,该间隙值仅有几毫米,放置传统测量器具的空间极其狭小,无法将传统测量器具放置于合适的位置进行测量,现场往往达不到测量的条件。
3、斜塞尺仅可以对靠近层门运行最前缘一侧的滑块进行测量,而对于远离层门运行最前缘一侧的滑块,由于空间狭小的原因无法将其放置于地坎凹槽中,进而无法测量。
目前针对目前国内在用电梯层门导靴啮合深度测量方法存在诸多弊端的问题,本测量仪专门用于间接测量在用电梯层门导靴啮合深度,提出一种层门导靴啮合深度的新型检测方法,为电梯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在用电梯层门导靴啮合深度间接测量仪。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用电梯层门导靴啮合深度间接测量仪,它包括:壳体及测量组件,所述的壳体为长方体结构,侧边设有便于放置测量组件的窗口,壳体内部设有微处理器、蜂鸣器、电池、电机、螺杆、螺套、齿轮、上下伸缩杆,位移传感器,所述的测量组件由Z型连接件、测量头及薄膜压力传感器组成;所述的齿轮共有两个分别是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互啮合传动,所述的微处理器与电机连接,第一齿轮同轴连接电机,第二齿轮通过螺杆及螺套同轴连接上下伸缩杆,该螺杆表面设有便于螺杆旋转时使得上下伸缩杆上下移动的螺纹,所述的上下伸缩杆连接Z型连接件,所述的Z型连接件一端穿过壳体窗口与上下伸缩杆连接,另一端设置有测量头及薄膜压力传感器,所述的位移传感器设置于壳体内并通过位移传感器伸缩杆连接Z型连接件。
所述的测量头设有两个薄膜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于测量头的上表面及下表面,测量头长为5~8mm,宽为5~8mm,厚度为2~4mm。
所述的薄膜压力传感器与位移传感器的电路同微处理器并联。
所述的壳体外侧还设有显示屏,开关按键及测量按键,所述的显示屏、开关按键及测量按键均与电池及微处理器电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52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张紧器
- 下一篇:一种多尺度增强混凝土表层性能的复合溶液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