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5501.3 | 申请日: | 2020-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95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黎立奇;董英良;周灿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英良;黎立奇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103/16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王兰兰 |
地址: | 529000 广东省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镀 废水 生化 处理 装置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原水桶、生化池,所述原水桶和生化池之间通过提升泵连接;生化池的个数不少于4个;生化池内通过生化填料进行挂膜生化,生化填料由尼龙网和化纤棉组成,所述尼龙网通过尼龙网夹固定化纤棉,所述化纤棉的用量为150~500g/m2;同一生化池内,相邻两尼龙网夹的间距为15~25mm,相邻两菌膜的间距为100~200mm;所述菌膜的安装方向与生化池内的进水方向平行,所述菌膜的顶部距离水面100~150mm,所述菌膜的底部距离生化池曝气头150~100mm;所述菌膜距离生化池四个侧面的距离分别为100~150mm。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生化处理装置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电镀废水处理一般先用物化除去金属离子,然后用生化的方法除去COD和氨氮、总氮,再用物化沉淀去除氟和磷等污染物。使污水处理达标。现有方法在除去COD的效果是可以的,但在除去含氮化合物方面效率较低,一般生化周期需要五天(120小时)以上,并且除总氮效果不稳定达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效脱氮的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镀废水生化处理装置,所述生化处理装置包括原水桶、生化池,所述原水桶和生化池之间通过提升泵连接;所述生化池的个数不少于4个;所述生化池内通过生化填料进行挂膜生化,所述生化填料由尼龙网和化纤棉组成,所述尼龙网通过尼龙网夹固定化纤棉,所述尼龙网和化纤棉共同形成菌膜,所述化纤棉的用量为150~500g/m2;同一生化池内,相邻两尼龙网夹的间距为15~25mm,相邻两菌膜的间距为100~200mm;
所述菌膜的安装方向与生化池内的进水方向平行,所述菌膜的顶部距离水面100~150mm,所述菌膜的底部距离生化池曝气头150~100mm;所述菌膜距离生化池四个侧面的距离分别为100~150mm。
优选地,所述生化池的个数为4~10个。
优选地,所述尼龙网为40目。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高效脱氮除氟的电镀废水生化处理工艺,所述工艺为:将所述电镀废水通过上述生化处理装置来进行处理。
优选地,所述工艺采用分级挂膜技术。
优选地,所述挂膜运行过程为:
在安装好菌膜的生化池内加入要生化处理的污水,先加入营养液,使COD达到600~800mg/L,加入厌氧、兼氧菌,用间歇通风培育,然后每天加入营养液,30小时后开始检测总氮和COD,每8小时采样检查一次,达标后便可正常进水,正常进水过程中流加营养液。
优选地,所述生化池内的温度为25~35℃;所述生化池内,进水处水的PH值小于9.5,出水处水的PH值为6.5~7.5。
优选地,生化周期为30~34小时。
优选地,所述生化池的排水处,总氮含量不高于300mg/L。
优选地,所述营养液为碳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1、工艺简单,采用新型的生物膜工艺;本工艺与原来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的工艺相比,生化池少2-3倍,操作点少,不用回流,操作稳定,调试周期短4-5倍;
2、本工艺由于菌群浓度高(通过菌生物比值、生物比较),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从中试结果可以看出:出水总氮从原来的150mg/L-230mg/L,基本操作不用改变,一样可以降到达标,而原工艺就必须加大回流或减水进水处理量来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英良;黎立奇,未经董英良;黎立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55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