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氢气分离的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5878.9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41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中;黄浩然;李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新中 |
主分类号: | B01D69/12 | 分类号: | B01D69/12;B01D69/10;B01D67/00;B01D69/02;B01D71/02;C23C14/06;C23C14/30;C23C14/35;C23C14/46;C23C16/32;C23C16/455;C01B3/50;C04B41/87;C01B3/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八月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3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氢气 分离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用于氢气分离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体,在所述支撑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碳化钒薄膜;
优选地,所述碳化钒薄膜中钒与碳的摩尔比为(1-4):1,更优选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材质为致密金属、致密金属合金、多孔金属或多孔陶瓷;
优选地,所述致密金属为V、Nb、Ta、Mo、Ni、Ti、Pd或Pt;
优选地,所述致密金属合金为V-Ni合金、V-Gr合金、V-Cu合金、V-Fe合金、V-Al合金、V-Co合金、V-Mo合金、V-W合金、V-Ti-Ni合金、V-Fe-Al合金、V-Mo-W合金、Nb-Ti-Ni合金、Nb-Ti-Co合金或Nb-Mo-W合金;
优选地,所述多孔金属为多孔不锈钢或多孔钛铝合金;
优选地,所述多孔陶瓷为多孔氧化铝、多孔氧化锆或沸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的厚度为20-2000μm;
优选地,所述支撑体为片状或管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钒薄膜的厚度为5-500nm,优选为10-60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膜的氢传输速率≥2×103sccmm-2s-1,优选为8×103-12×103sccm m-2s-1;
优选地,所述复合膜的操作温度为400-750℃,更优选为500-600℃;
优选地,所述复合膜的氢渗透流量≥1×10-8molH2m-1s-1Pa-0.5,更优选为(5-10)×10-8mol H2m-1s-1Pa-0.5。
6.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氢气分离的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支撑体的两侧分别形成碳化钒薄膜;
优选地,形成碳化钒薄膜的方法为离子束溅射、磁控溅射、电子束蒸发、脉冲沉积、分子束外延或原子层沉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形成碳化钒薄膜之前还包括:对支撑体表面进行清洗;
优选地,采用离子束对支撑体表面进行清洗;
优选地,清洗条件包括:支撑体温度为25-600℃,支撑体负偏压为0-300V,通入氩气流量为3-10sccm,工作压强为0.5-3Pa,持续轰击时间为10-30min。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支撑体表面进行清洗之前还包括:对支撑体进行预处理;
优选地,所述预处理包括:依次采用丙酮和无水乙醇超声清洗支撑体5-15min,重复2-3次,然后使用去离子水冲洗1-2分钟,再进行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磁控溅射在支撑体的两侧分别形成碳化钒薄膜;
优选地,所述磁控溅射的条件包括:溅射腔内真空度小于10-4Pa、支撑体温度为25-600℃、支撑体负偏压为0-500V、通入氩气流量为20-30sccm、工作压强为0.5-4Pa、持续轰击为时间为5-120min;
优选地,控制支撑体温度为200-600℃,更优选为400-600℃。
10.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复合膜或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制备方法制备的复合膜在氢气分离和/或氢气纯化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新中,未经李新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587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缆搭接器
- 下一篇:一种乘员侧安全气囊框装配装置及装配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