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玉米切割打捆机稳定性的打捆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5988.5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37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靳怀卫;刘杰;邵磊;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利辛县江淮扬天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F15/02 | 分类号: | A01F15/02;A01F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贵 |
地址: | 2367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玉米 切割 打捆 稳定性 机构 | ||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玉米切割打捆机稳定性的打捆机构,通过在送料口处设置有送料通道和储料仓,在储料仓底部设置输送带和重力板,在重力板上设置拨料机构,在送料通道处设置用于将秸秆输送至压草机构中的送料机构,进料口进入的秸秆首先在输送带的作用下输送到储料仓内部,并向储料仓深处堆积,当储料仓内的秸秆达到一定量时,秸秆堆积到储料仓中的重力板处,使重力板的秸秆重量越发增大,触发拨料机构,将秸秆移动到送料通道中,再通过送料机构将送料通道中的秸秆输送到压草机构中,从而在有足够的秸秆输入时,才将秸秆送入压草机构中,且能保证每一次送入压草机构中的秸秆量均匀,提高打捆工作过程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切割打捆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玉米切割机稳定性的打捆机构。
背景技术
玉米切割打捆机是一种对玉米秸秆进行切割和打捆的一体化农业机械,其中切割机构对秸秆进行切割后输送到打捆机构中,再由打捆机构对玉米秸秆进行打捆,最终得到打捆完成立方形或圆柱形秸秆捆,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打捆机构,多采用送料机构和压草机构循环往复动作的方式,对玉米秸秆进行推压打捆,但由于农田中玉米秸秆的分布不均匀,切割机构输送的玉米秸秆量往往也不均匀,这就造成送料机构每次向压草机构送入的秸秆量可能相差较大,造成压草机构在压草时工作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提高玉米切割打捆机稳定性的打捆机构,以解决送料机构送料不均匀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玉米切割打捆机稳定性的打捆机构,通过在送料口处设置有送料通道和储料仓,在储料仓底部设置输送带和重力板,在重力板上设置拨料机构,在送料通道处设置用于将秸秆输送至压草机构中的送料机构,进料口进入的秸秆首先在输送带的作用下输送到储料仓内部,并向储料仓深处堆积,当储料仓内的秸秆达到一定量时,秸秆堆积到储料仓中的重力板处,使重力板的秸秆重量越发增大,触发拨料机构,将秸秆移动到送料通道中,再通过送料机构将送料通道中的秸秆输送到压草机构中,从而在有足够的秸秆输入时,才将秸秆送入压草机构中,且能保证每一次送入压草机构中的秸秆量均匀,提高打捆工作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重力板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利辛县江淮扬天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利辛县江淮扬天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598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