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老设施大棚土壤的改良配方及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6697.8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925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余晓明;于家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标准优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14 | 分类号: | C09K17/14;A01B79/02;B09C1/08;B09C1/10;C05G3/00;C05G3/40;C05G3/60;C05G3/80;C09K101/00;C09K10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付丽 |
地址: | 100094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设施 大棚 土壤 改良 配方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老设施大棚土壤的改良配方,包括大棚土壤调理剂,大棚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本发明针对大棚蔬菜土壤出现的多种问题,按照科学对标,辩证配伍的原则发明一套综合性的土壤改良配方和实施方案。本发明中的配方是有机源的,环保,生态。本发明中的实施方法简单,快速。本发明中的改良配方的主要成分来源于餐厨有机物,餐厨有机物的再利用既解决了环保的压力又为耕地质量的提升提供了高质量的有机质和其它营养元素。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老设施大棚土壤的改良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老设施大棚土壤的改良配方及改良方法。
背景技术
大棚种植蔬菜很好地缓解了环境对蔬菜生长的限制,使得蔬菜的供需矛盾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目前的大棚蔬菜种植产业面临很多挑战,较突出的问题是土壤的连作障碍问题。随着设施蔬菜连作年限增加,土肥水管理技术不科学,常年以施用化肥为主导,导致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加重。具体表现在:1)土壤碱化和次生盐渍化加重,一些地区土壤pH高至8.5.以上,土壤EC值超过蔬菜发生生育障碍临界值的2倍以上,2)中微量元素缺失,生理病害趋重,蔬菜产量和品质降低,3)土壤微生物生态失衡,土传病虫害或疑难病虫害不断出现,加大了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控难度,导致病虫害发生频繁、用药多、防效差,严重影响蔬菜的产量、品质和安全性。
因此如何改良土壤,恢复土壤生态平衡是解决设施蔬菜种植中土壤连作障碍,保持土壤生产力,确保大棚蔬菜品质和产量的根本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老设施大棚土壤的改良配方及改良方法,本发明中的配方能够综合地改善大棚蔬菜土壤出现的多种连作障碍问题,如土壤碱化,有机质含量偏低,土壤理化性质变劣,养分失衡,盐分积累,土壤板结,土壤微生物群落比例失衡,土传病害加重等主要土壤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老设施大棚土壤的改良配方,包括大棚土壤调理剂,大棚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
所述大棚土壤调理剂由餐厨有机废弃物制备得到,所述大棚土壤调理剂中有机物总量≥85wt%,其中腐殖酸含量≥50wt%,有机质含量≥75wt%,易氧化有机质含量≥20wt%;pH:5.5-7.0,水分含量≤8.0wt%,钠含量≤0.6wt%;
所述大棚微生物菌剂包括5~10wt%放线菌,10~20wt%固氮菌,5~10wt%纳豆杆菌,10~15wt%酵母菌,5~10wt%乳酸菌,10~25%枯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5~10wt%细黄链霉菌;
所述有机肥的技术指标为:以干基计,有机质含量≥45wt%,总养分(N+P2O5+K2O)含量≥5wt%,pH5.5-8.5,水分含量≤20wt%。
优选的,所述大棚土壤调理剂,大棚微生物菌剂和有机肥的质量比为(100~1000):(100~200):(500~1000)。
优选的,所述大棚微生物菌剂包括10wt%放线菌,20wt%固氮菌,10wt%纳豆杆菌,15wt%酵母菌,10wt%乳酸菌,25wt%枯草解淀粉芽孢杆菌和10wt%细黄链霉菌。
优选的,所述大棚微生物菌剂中有效活菌数≥5亿个/克,有机质含量≥55.0wt%,螯合中量元素CaO含量≥8wt%,MgO含量≥1.0wt%,微量元素铁锰硼锌含量≥0.2wt%,pH6.5-7.0,水分含量≤20wt%。
优选的,所述大棚土壤调理剂按照以下步骤制备得到:
1)将餐厨有机废弃物筛选、去除无机物;
2)然后将筛选后的餐厨有机废弃物干湿分离得到干物质;
3)将壳皮类、秸秆类废弃物和得到的干物质与生物腐质酸转化剂混匀,得到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标准优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标准优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66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