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篦齿盘均压孔裂纹原位涡流无损检测探头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6937.4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798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宋凯;魏雅丽;崔西明;张丽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航空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张文杰 |
地址: | 330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篦齿盘均压孔 裂纹 原位 涡流 无损 检测 探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篦齿盘均压孔裂纹原位涡流无损检测探头,该涡流无损检测探头包括磁芯、分别缠绕在磁芯两端的两个激励线圈以及分别缠绕在两个激励线圈上的两个检测线圈,磁芯的一端及设于该端的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贯穿篦齿盘均压孔以实现对篦齿盘均压孔的快速扫描。本发明通过将磁芯的一端及设于该端的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贯穿篦齿盘均压孔,而将另一端设置在篦齿盘均压孔外,这样可通过激励探头中的两个激励线圈产生涡流场,并接收两个检测线圈采集的涡流检测信号以进行差分处理,这样无需旋转探头就可实现对篦齿盘均压孔裂纹的快速扫描和差分式涡流检测,并可实现对沿孔内径向任意角度裂纹具有相同灵敏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篦齿盘均压孔裂纹原位涡流无损检测探头。
背景技术
篦齿盘是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一般由多个螺栓拉紧且本身的径向应力较高,这就导致篦齿盘均压孔处易产生裂纹,进而会对正常飞行构成威胁,甚至造成严重事故,因而在航空发动机在役及修理过程中对篦齿盘均压孔部位的检测就显得尤为关键。
涡流检测技术,因其具有无需耦合剂、检测速度快且从结构上易于实现让探头穿过狭窄空间实施原位检测的特点,故而在航空发动机的检测中应用较广。
现有技术当中,一般采用正交线圈布置方式(即激励线圈与检测线圈正交且不贯穿篦齿盘均压孔)的涡流检测探头来检测篦齿盘均压孔裂纹,这种布置方式的检测探头对篦齿盘均压孔沿孔内径向任意角度裂纹具有不同的检测灵敏度,尤其是对与激励线圈轴线呈45°的裂纹缺陷的检测灵敏度较低甚至难以识别,这就给航空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沿孔内径向任意角度裂纹具有相同灵敏度的篦齿盘均压孔裂纹原位涡流无损检测探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篦齿盘均压孔裂纹原位涡流无损检测探头,所述涡流无损检测探头包括磁芯、分别缠绕在磁芯两端的两个激励线圈以及分别缠绕在两个激励线圈上的两个检测线圈,所述磁芯的一端及设于该端的所述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贯穿篦齿盘均压孔以实现对篦齿盘均压孔的快速扫描。
本发明通过将磁芯的一端及设于该端的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贯穿篦齿盘均压孔,而将磁芯的另一端及设于该端的激励线圈和检测线圈设置在篦齿盘均压孔外,这样可通过激励涡流无损检测探头中的两个激励线圈产生涡流场,并接收两个检测线圈采集的涡流检测信号以进行差分处理,这样无需旋转涡流无损检测探头就可实现对篦齿盘均压孔裂纹的快速扫描和差分式涡流检测,并可实现对沿孔内径向任意角度裂纹及贯穿裂纹具有相同灵敏度的目的。
更进一步,两个所述激励线圈保持同轴设置,两个所述检测线圈均与所述激励线圈保持同轴设置。
更进一步,为保证涡流无损检测探头的电桥平衡,两个所述激励线圈与所述磁芯保持同轴设置。
更进一步,为保证涡流无损检测探头对沿孔内径向任意角度的裂纹都有电磁涡流感应信号差值输出以实现对篦齿盘均压孔的无方向性原位涡流无损检测,所述磁芯为圆柱体。
更进一步,为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所述涡流无损检测探头贯穿篦齿盘均压孔的一端紧靠在篦齿盘均压孔的内壁上。
更进一步,为保证涡流无损检测探头的检测性能,两个所述激励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同。
更进一步,为在检测线圈外部形成差分式检测线圈以更加准确地检测篦齿盘均压孔裂纹所在及有无裂纹,两个所述检测线圈的缠绕方向相反。
更进一步,为增大涡流场强度和提高涡流无损检测探头的检测灵敏度,所述激励线圈的线径大于所述检测线圈的线径。
更进一步,为进一步提高涡流无损检测探头的检测灵敏度,所述检测线圈与所述激励线圈的高度保持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航空大学,未经南昌航空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69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