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7283.7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354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琳;平宗玮;赵明金;武剑;张伟国;刘现印;黄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 |
主分类号: | G06F16/22 | 分类号: | G06F16/22;G06F16/29;G06F16/55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闫伟姣 |
地址: | 250102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理 空间 数据 归一化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地理空间数据,根据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模型,对所述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数据归一化;其中,所述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模型包括要素代码、要素属性和要素分层之间的映射关系。本发明通过建立归一化模型实现地理空间要素数据的归一化,从而便于要素的生产、表达、存储与更新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理空间数据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基础测绘、国情监测、应急测绘等重大项目是测绘法中要求的测绘每年的主体工作,为保证各类数据的有效管理,分别开发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地理国情 普查(监测)管理系统和应急快速制图系统。为保证各系统在各领域发挥自己专属能力, 在三个系统建设时,每个系统都对数据提出了不同的生产要求。为保证三系统的运行并 发挥效能,年度需要按照三系统要求生产不同规范的数据,但是,各类数据在一定程度 上存在管理分散、数据标准不一致、规范性差等问题,数据管理分散、数据标准不一致 制约着数据的共享应用,各类型数据之间缺乏关联,则导致数据孤岛现象严重,对数据 生产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数据生产工作的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方法及系统, 通过构建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模型,以实现不同地理空间数据的归一化,以便于数据的 共享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方法,包括:
接收地理空间数据,根据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模型,对所述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数据 归一化;其中,所述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模型包括要素代码、要素属性和要素分层之间的映射关系。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系统,包括:
归一化模型存储模块,用于存储要素代码、要素属性和要素分层之间的映射关系;
归一化模块,用于接收地理空间数据,根据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模型,对所述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数据归一化。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 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所述的地理空间数据 归一化方法。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 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方法。
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构建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模型实现任意地理空间数据的自动归一化,提高了数 据处理效率;并且,所述模型融合基础测绘数据、地理省情监测数据和应急测绘重要数据,定义了大数据下地理空间要素的数据结构及内容、要素表达要求和元数据内容,为 大数据中心资源建设提供基础,便于应用于要素的生产、表达、存储与更新等场景。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 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地理空间数据归一化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国土测绘院,未经山东省国土测绘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2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