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载轴承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717409.0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8929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坤;李英姿;刘青山;张晓凯;刘亚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6 | 分类号: | C10M169/06;C10M169/04;C10M169/00;C10N30/06;C10N50/10;C10N40/02;C10N30/12;C10N3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盛大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载 轴承 润滑脂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载轴承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组合物总重量为基准,该组合物包含以下组分:脂肪酸3.0~9.0%;二元酸1.5~3.5%;氢氧化锂1.2~2.3%;结构改进剂10.0~30.0%;抗氧剂1.0~4.0%;防锈剂1.0~4.0%;极压抗磨剂1.5~6.0%;固体剂1.5~6.0%;基础油余量;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聚α烯烃合成油和GTL的混合物;所述结构改进剂选自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丙烯丁烯共聚物和小粘度基础油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重载润滑脂组合物克服了润滑脂在使用中启动转矩大、使用寿命不足的缺陷,在各项性能稳定的前提下,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和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润滑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重载轴承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程建设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大型机械设备和施工设备不断涌现,并且向着重载方向发展,重载轴承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重载轴承多安装于大型设备的关键部位,其使用效果直接关系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经济寿命,倘若轴承发生故障,设备维修周期长、费用高,不仅会影响正常生产作业,还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分析轴承损坏的原因表明,40%左右的轴承损坏都与润滑不良有关。对于绝大多数设备而言,解决摩擦和磨损的主要手段就是加强润滑。因此重载轴承的润滑至关重要,润滑材料选择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设备运行质量。轴承常用的润滑脂有钙基润滑脂、钠基润滑脂、钙钠基润滑脂、锂基润滑脂、铝基润滑脂和二硫化钼润滑脂等。对于重载轴承,一般以高粘度基础油并添加固体填料的皂基脂为主。
随着润滑脂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现有技术中的重载极压型润滑脂由于低温性能欠佳、承载能力不足,已不能满足野外低温环境下的工程机械、重载汽车、矿山设备、油田机械、传送设备等重载摩擦部位的润滑要求。因此,在保证润滑脂各项性能稳定的前提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润滑脂的低温性能及承载能力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部分技术在实际工业化生产中对生产设备有较高要求,不利于规模化生产,如专利CN107502405A中原材料有乙醇,易燃易爆;部分技术为专用产品,不具有通用型,专利CN103450978A专用于重载汽车轮毂轴承;部分技术仅关注并提高了润滑脂个别性能,如专利CN109294713A突出了低温性,期刊“合成润滑材料”2018年第2期的《高速重载滚动轴承润滑脂的研制》中突出了高速重载,然而以上技术仍存在分油量小和启动转矩大等方面问题,润滑脂的启动性能和使用寿命等综合性能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重载轴承润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重载润滑脂组合物克服了润滑脂在使用中启动转矩大、使用寿命不足的缺陷,在各项性能稳定的前提下,具有优良的低温性能和承载能力。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重载轴承润滑脂组合物,以组合物总重量为基准,包含以下组分:
所述基础油为矿物油、聚α烯烃合成油和GTL的混合物;
所述结构改进剂选自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异戊二烯、丙烯丁烯共聚物和小粘度基础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基础油中,所述矿物油、所述聚α烯烃合成油与所述GTL的质量比为(7~4):(1~3):(3~1),优选为(7~5):(2~3):(2~1);所述基础油的40℃运动粘度为200~400mm2/s,倾点不高于-20℃。本发明采用的三组分基础油复配,具有良好的耐低温性,同时该优选基础油通过结构改进剂的相互作用,有效改善启动转矩大的问题,并且提高粘附、抗水性能和承载能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脂肪酸为十二羟基硬脂酸与氢化蓖麻油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十二羟基硬脂酸与所述氢化蓖麻油的质量比为(8.5~9.5):(1.5~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4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