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批量伤员后送运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7564.2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1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沈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刚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A61G1/04;A61G1/06;A61G1/05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秦关华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批量 伤员 运输 系统 | ||
批量伤员后送运输系统,涉及医学领域,包括框架和担架,在框架上连接水平支撑架,水平支撑架上连接操作台,在操作台上方的框架上可拆卸式连接至少一对担架支撑件,每对担架支撑件设置在同一高度,每对担架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担架;在所述框架的顶部连接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驱动担架上升或下降。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用在飞机、船舶、卡车内,方便批量运输伤员。2、可以用在帐篷、医院内,灾民或伤员在担架上休息。3、为救灾的工作人员或士兵提供休息。4、可以作为货架使用,摆放或运输货物。5、当伤员或货物需要放在高层时,由升降系统进行操作,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领域,尤其涉及伤员运输工具。
背景技术
在地震、洪水、火灾或其它灾难发生时,利用飞机、船舶、汽车、卡车等交通工具运输大批量伤员使他们得到及时救治非常必要,对国家的救援体系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担架是在灾难救援中的常用救生设备,其作用是安全地转移伤者至安全地带。但一个担架只能躺卧一人,用于突发疾病时的救护,不能较大批量的用于运输伤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批量伤员后送运输系统,可以大批量的运输伤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批量伤员后送运输系统,包括框架和担架,在框架上连接水平支撑架,水平支撑架上连接操作台,在操作台上方的框架上可拆卸式连接至少一对担架支撑件,每对担架支撑件设置在同一高度,每对担架支撑件用于支撑所述担架;在所述框架的顶部连接升降装置,升降装置驱动担架上升或下降。
运输时,在飞机、船舶、卡车内摆放多个本发明,担架可以放在操作台下方的框架上,也可以放在操作台上,还可以通过升降装置放在担架支撑件上,形成上下多层摆放,每个担架上躺卧一名伤员。
本发明具有以下特点:1、可以用在飞机、船舶、卡车内,方便批量运输伤员。2、可以用在帐篷、医院内,灾民或伤员在担架上休息。3、为救灾的工作人员或士兵提供休息。4、可以作为货架使用,摆放或运输货物。5、当伤员或货物需要放在高层时,由升降系统进行操作,省力。
本发明的框架包括左支架、右支架和中间支架;所述左支架和右支架的结构相同,均包括短立柱、长立柱、下连接杆和上连接杆;所述长立柱包括下立柱和上立柱,下立柱的上端与上立柱的下端相互套接并通过第一插销可拆卸式连接;所述下连接杆连接在短立柱与下立柱之间,在下连接杆上连接坐椅支撑件,上连接杆固定连接在上立柱的上端;所述中间支架连接在两根下立柱之间。
本发明在所述水平支撑架的下表面连接套管,上立柱与下立柱分离后,上立柱插在水平支撑架的套管内,上连接杆支撑在坐椅支撑件上。当取下上立柱后,操作台可做为坐椅使用,并由上连接杆和上立柱进行加强支撑,提高稳固性,方便工作人员或士兵坐在操作台上。
本发明的下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接头,下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接头,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通过轴相铰接,并且第二接头与第一接头通过第二插销相连接;所述中间支架包括两个连接架,两个连接架之间通过铰链相铰接,并且两个连接架通过第三插销相连接;所述操作台由两个小操作台组成,所述水平支撑架由两个操作台支架组成,操作台支架与连接架相铰接,并且操作台支架与下立柱通过折叠支撑件连接。折叠时,先将两个操作台向下折叠,再将下连接杆进行折叠,最后将两个小操作台进行对折,折叠后体积变小,方便放置和搬运本发明。
本发明的折叠支撑件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二固定杆、第三固定杆和开关,第一固定杆连接在下立柱上,第二固定杆连接在操作台支架上,第二固定杆与第一固定杆相铰接,在第二固定杆上设置长孔,开关连接在第二固定杆的长孔处,开关将长孔分成滑动段和固定段;第三固定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一固定杆上,第三固定杆的另一端连接锁定杆,锁定杆设置在长孔内;当锁定杆在长孔的滑动段时,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呈折叠状态;当锁定杆从滑动段移动至固定段时,锁定杆由开关固定,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呈展开支撑状态。从而方便展开和折叠操作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刚,未经沈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75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