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安全性智能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718231.1 | 申请日: | 2020-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965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霍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祥明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1D21/02;G08B21/18;G08B21/02;G06Q10/06;G06Q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9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道路 桥梁 安全性 智能 监测 预警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安全性智能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包括区域划分模块、检测点分布模块、压力检测模块、风速检测模块、风向检测模块、风向角分析模块、预警提醒模块、栏杆高度检测模块、栏杆高度分析模块、远程服务中心、分析服务器和存储数据库;本发明通过对人群挤压护栏后的压力进行检测,并通过对护栏周围的风速风向进行检测,分析风向对应的风向角,计算护栏承受的总压力,分析护栏是否存在危险,并对存在危险的护栏进行预警提醒,同时通过检测护栏的高度并结合护栏的数目综合分析护栏综合安全系数,将安全性不合格的护栏进行封锁,同时进行检查与维修,从而降低了护栏倒塌事件的发生率,给人们带来安全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安全监测领域,涉及到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安全性智能监测预警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不论是如今的城市、乡村,还是山区四处都是桥梁护栏,它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失控或偏航车辆和行走的行人越出桥外,具有安全防护作用和美观性。
但是,现有的桥梁护栏安全监测技术普遍存在很多的不足,现有的桥梁护栏安全监测技术大多都是人工目测,其人工目测的监测方法监测水平低,可靠性不高,属于单一的有限范围的主体结构监测,通过人工目测护栏是否松动、撞坏,无法判断没有松动和撞坏的护栏是否存在危险,并无法监测护栏在使用过程中实际受力,存在受力过大导致护栏发生倒塌,造成经济财产损失,同时无法获知桥梁的综合安全水平,从而增加护栏倒塌事件的发生率,给人群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安全性智能监测预警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安全性智能监测预警管理系统,通过区域划分模块、检测点分布模块和压力检测模块对人群挤压护栏后的压力进行检测,并通过对护栏周围的风速风向进行检测,分析风向对应的风向角,计算护栏承受的总压力,分析护栏是否存在危险,并对存在危险的护栏进行预警提醒,同时通过检测护栏的高度并结合护栏的数目综合分析护栏综合安全系数,将安全性不合格的护栏进行封锁,同时进行检查与维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道路桥梁安全性智能监测预警管理系统,包括区域划分模块、检测点分布模块、压力检测模块、风速检测模块、风向检测模块、风向角分析模块、预警提醒模块、栏杆高度检测模块、栏杆高度分析模块、远程服务中心、分析服务器和存储数据库;
所述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道路桥梁的护栏进行划分,按照护栏的长度等分方式划分成若干面积相同的子区域,对划分的若干子区域按照设定的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编号,分别为1,2,...,i,...,n,并将若干子区域的编号发送至检测点分布模块;
所述检测点分布模块与区域划分模块连接,用于接收区域划分模块发送的若干子区域的编号,通过采用均匀分布的方式将若干压力检测点分布在划分后的子区域中,构成各子区域的压力检测点分布集合Aim(ai1,ai2,...,aij,...,aim),aij表示第i个子区域中第j个压力检测点,将各子区域的压力检测点分布集合发送至压力检测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祥明,未经霍祥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7182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感应测温警示及振动提醒的鞋子
- 下一篇:一种新型无盐酸菜的制作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